保証各俱樂部的梯隊數量 青訓才有希望
昨日(13日),國內多家體育專業媒體報道,2019年中國足協將正式實施“梯隊捆綁俱樂部注冊制度”。屆時,中超和中甲將必須獨立擁有各自的U19、U17、U15、U14、U13五級梯隊,中乙必須擁有U15、U14、U13,並且必須代表俱樂部參加中國足協正式舉辦的各級聯賽,否則,中國足協將不給相關俱樂部進行注冊。
事實上,這一政策並非中國足協“心血來潮”的新政,早在2016賽季開賽之前,足協就曾對外公開表態過。當時還公布了一組數據,隻有建業、山東魯能、杭州綠城、長春亞泰、青島中能、大連一方等俱樂部完成了四級梯隊建設。
隨著中超聯賽的火熱程度年年增長,球員身價虛高、轉會費成天文數字的情況難以遏制,一些俱樂部不理性的投資,直接導致俱樂部巨額虧損。據中國足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賽季中超所有俱樂部的虧損接近40億元,嚴重影響了俱樂部的長遠發展。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國內高水平球員的極度匱乏,俱樂部的青訓機制過於落后。
此前,中國足協也曾經規定過各俱樂部的梯隊數量,隻不過,沒有所有權等方面的明確要求。而且,小型球隊一般養不起龐大的青訓梯隊,很多俱樂部隻有一兩個梯隊﹔有的梯隊不在自己俱樂部注冊,是地方足協全運會隊伍﹔有的則與學校或社會機構合作,需要比賽的時候,就拉來別人的隊伍挂靠在自己名下。長此以往,結果就是職業俱樂部的梯隊建設沒有形成真正的序列建制,導致人才儲備匱乏。
眼下熱火朝天的校園足球只是打基礎,培養專業球員還要依靠職業俱樂部,可以說,“職業青訓人口”決定著中國足球的未來。這在足球發達國家早已是共識,歐洲各級聯賽的“梯隊准入制”非常嚴格,德國尤甚。德甲聯賽對每個俱樂部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青訓中心,有從U10到U19的十級梯隊,每支梯隊配備兩名教練,如果達不到這個門檻,就沒有參加德甲的資格。龐大的足球人口支撐著德國在十幾年內就逐步走上了世界之巔。出現達姆施塔特這種在三個賽季完成三級跳、從德丙升入德甲的神奇之師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說,中國足協關於職業俱樂部梯隊建設的規劃和要求,值得稱道。專業人口增多之后,人才儲備必定會更多,成才的概率也會增大。若干年后,待一個良性的梯隊結構形成,中國足球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