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體育產業

城市小球場 走進大民生

廣州拾號體育公園被評為“2017民生示范工程”

《中國體育報》記者 黃心豪
2018年01月04日08:32 |
小字號

2017年12月28日,平時一身運動服打扮的拾號體育聯合創始人陳偉軍穿上了西裝,在北京零下2攝氏度的低溫下,陳偉軍拿著請柬的手竟然有些出汗。在廣州經營社會足球場9年多的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有一天可以到人民大會堂領獎。

陳偉軍小學時加入校隊,與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30多歲為了足球夢想,從工程行業轉行做社會足球場。他經營的拾號體育公園,利用社會資本,政府給予支持補貼和業務指導,推動全民健身、體育惠民的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被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等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評為“2017民生示范工程”。

“城市小球場,走進大民生,原來我們所做的事業這麼有意義!”陳偉軍說道。

足球情結難割舍

經營球場為夢想

位於廣州海珠區新港東路的“拾號•戈頓”球場,是陳偉軍創辦的第一個球場。“開球場,源於一份熱愛足球的情結。”他說,從小學起,作為校足球隊主力的陳偉軍腳下從未離開過足球,和朋友光著腳丫子在地裡撒歡的快樂讓他念念不忘。當某晚與朋友踢球萌發出開球場的想法后,雷厲風行的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毅然決定由從事了十年的建筑行業轉投足球行業,聯合起另兩位朋友合伙籌劃辦球場。

不同現在遍地開花的狀況,2008年廣州足球場館行業還處於“荒野時代”,運營球場的人少,運營好的更是鳳毛麟角。當時的戈頓球場是一塊荒蕪的土地,泥土鬆散,足球場上隻有四周有一圈真草。而且由於地處偏僻,還沒水沒電。陳偉軍買了一台二手軋路機,每天在球隊踢球前都要開軋路機去壓實土地。供電則靠一台二手的發電機,由於電路老化,電器設施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故障,“電路師傅都成了球場的常客了。”

那時球場隻有兩位員工。為了節約資金,搬磚刷漆做客服,陳偉軍都得自己來,還曾拿著掃把“趕著”手下的員工去偷偷跟師傅學電路。

在球場運營方面,陳偉軍也有了新的突破。由於經常有球隊反映約戰的對手有的球技不行,有的球品很差,甚至差點鬧起來,陳偉軍就自己在本子上統計了所有球隊的平均年齡、踢球頻率以及球技、球品等信息,分析后再進行合理的匹配,主動為球隊提約戰的建議,得到了客戶非常良好的反饋。

他漸漸發現,喜歡足球的人有很多,能讓大家有球踢,踢好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通過踢球,這些朋友身體強壯了,友誼增強了。

“踢足球,對社會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陳偉軍心裡想。為了結交更多球友,也為了拓展球場的規模,2013年,陳偉軍在萬勝圍地鐵站附近經營的拾號體育公園開業。談起球場的運營模式,他介紹說,首先是市政府和海珠區政府提供了這塊暫時閑置的政府儲備用地,由海珠區體育局和市體育局投資百余萬元建設了兩塊人工草皮足球場,接下來再由企業投資對場地進行擴建,最終形成了拾號體育公園如今的規模:總投資950萬元,擁有5塊七人制足球場,3塊五人制足球場,18塊場地的大型羽毛球館以及兩塊籃球場。

“一邊引導企業對球場投資擴建,一邊將球場的經營交給企業來做,在政府管理部門的政策引導支持下,企業微利經營以及定期免費或優惠向市民開放,拾號體育公園漸漸聚攏了人氣,如今已成為輻射廣州市中南部地區的最大一個群眾體育健身基地。”陳偉軍說道。

與群體通深入合作

爭當運動健身“大本營”

僅僅把場地建設起來並投入運營,顯然還不能讓拾號體育公園像今天這樣深入民心。用時下流行的話說,這是“互聯網+”和群眾健身的深度融合帶來的結果。

2013年末,廣州市“群體通”開通上線,成為廣州市民全市范圍內預約體育健身場館的一個互聯網平台。2016年,拾號體育公園與“群體通”平台深入合作,僅僅在2016年,雙方就共合作完成6682個訂單,為響應廣州市體育局惠民“雙14”規劃(即廣州市全部開放場館每周有14小時免費開放時間,14小時優惠開放時間),拾號體育公園共為訂場用戶減免費用63.3萬余元,將政府的體育惠民政策落在了實處。

肖永華是海珠區一家建材企業的高管,也是廣州恆大隊的忠實球迷,空余時間他最喜歡跟朋友一起來拾號體育公園踢球。“過去約場地都是通過打電話來詢問、預訂,現在隻需要在‘群體通’平台上就可以完成這些操作。隻要不是包場,平時還能預約到免費或者優惠的球場票,很方便。”

拾號體育公園只是廣州市“群體通”互聯網平台合作的運動健身場地之一,而良好的場地,完善的周邊配套服務,讓琶洲地區乃至整個廣州市中南部城區的運動愛好者,都把拾號體育公園當成他們的健身運動“大本營”。

用心方能提供優質服務

足球通往民生之路剛起步

記者曾到過不少專業足球基地、業余足球場地,但能像拾號體育公園這樣環境幽雅、設施齊全、服務到位的,並不多見。

陳偉軍說,隻有平時多多用心,提供更好的服務,客戶才能把這裡當成自己“私有的健身房”經常光顧。

拾號體育公園除了高標准的人工草皮球場外,還有運動直播錄像設備、免費無線網、免費停車場、安保監控系統、客服中心、體育裝備店、休閑吧、熱水淋浴、運動理療、觀球區……整個服務區域算不上大,但提供的服務品類卻很齊全。

在球場一角的會議辦公區域,一間30平方米的會客室內,有不少少年兒童的國畫作品,一張張畫作,筆力尚顯稚嫩,但也無一不透出童真。

“這是我們專門為在這裡踢球的孩子們准備的書畫區,尤其到了寒暑假,家長們把孩子送到這裡,不僅可以讓孩子接受足球項目訓練,休息時間還可以練練書法和繪畫,我們都有專門的人來教。這樣,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這裡來,也可以放心去做其他事,或者自己去鍛煉。”陳偉軍對記者說。體育鍛煉與文化融合,正是這座體育公園的一個獨到之處。

拾號體育公園從來沒有忘記它的公益屬性,經常舉辦慈善球賽,每年聯合富力俱樂部開設面向外來務工子女的免費青訓營,為前來健身的愛好者提供各種免費指導服務。

據介紹,經過多年的探索,拾號體育在民營足球場的規劃、建設、經營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並摸索出獨特的“拾號球場連鎖運營模式”。2017年6月,拾號體育的第三個連鎖球場拾號羅南球場已在佛山開業,拾號體育希望將更多這樣的體育健身基地建在百姓身邊。

(責編:張帆、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