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冰雪

仰望崇禮 雪舞人生

褚鵬
2018年01月16日07:31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仰望崇禮 雪舞人生

 2018年的雪季,崇禮開始有了雪上運動主辦地的模樣——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U型池世界杯、國際雪聯雪上技巧世界杯相繼開戰﹔中國、挪威、瑞典、日本的運動員,已經在萬龍滑雪場訓練了一個月。

三年前,隨著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冬奧會成功,崇禮站上了滑雪產業的風口。據了解,崇禮已建、在建雪場達到九家,城區往來的多是北京牌照汽車,街上也多了飯館和咖啡館,聽到的多是京腔京韻。

這裡山高,田少,天冷。春秋季節,崇禮人趕著播種和收獲土豆、莜麥﹔到了冬天,就隻能盼著滿山滿谷的厚雪消融的那一天。崇禮人想不到,多年以后,冰天雪地,也會成為金山銀山。

夢想

萬龍滑雪場副董事長、“老板娘”梁衍萍的手機裡,有一張照片,那是一片氣象蒼莽的群山。外形有些熟悉,卻是萬龍還沒開發時的模樣。從無到有,最是艱難。

2002年,萬龍滑雪場還是一片荒山,梁衍萍的丈夫羅力還在經營蛋糕房。2002春節放假,羅力兩口子去了石京龍滑雪場。至今梁衍萍還記得,兩人是大年初二去學的滑雪,“等學會了,也就上癮了。馬上就跟朋友去韓國滑,日本滑。看到那麼多人在滑雪,這是好大的產業啊,怎麼中國沒人做呢?”

從韓國回來,老羅就動心思了。“他說我都打聽好了,800萬就能干一個雪場,當年就開業。”梁衍萍回憶,“當時我們企業一年產值十幾個億,我想這沒啥,就支持了他。”

老羅夫婦的萬龍,並不是崇禮的第一座滑雪場。1996年,中國第一位全國滑雪冠軍單兆鑒和投資人郭敬,看中了崇禮喜鵲梁的皚皚白雪。沒有機械化工具,他們以三五角錢一袋雪的價格,請村民往山道上背雪,鋪雪﹔沒有壓雪機,村民用牲口拉著碾子在雪道上一趟趟地走,修了一條300米長的雪道﹔沒有纜車和拖牽,用一輛212吉普車,卸掉后排,焊上對坐的兩條板凳。崇禮的第一個滑雪場塞北滑雪場就這樣建起。

2003年,塞北滑雪場迎來老羅夫婦。看著那台212吉普車,老羅決心為崇禮帶來第一座現代化滑雪場。梁衍萍還保留著老羅當年甩開膀子背石頭的工作照,為了實現當年施工當年開業的目標,老羅和團隊全力以赴。

兩人2003年3月份過來選址,5月份才把雪場位置確定。“先去的汗海梁,后來又猶豫,到底選的對不對。又了解了一下,啊,華北最高點是崇禮紅花梁。看了照片,覺得我夢裡來過,就定紅花梁了。”梁衍萍默默地去張家口調了崇禮近40年氣象資料,“調來了軍事地圖,看華北最高點紅花梁,發現這裡是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冷熱氣團交匯的地方,因此冬季氣溫適合,降雪量大。我們的決策是有准備的。”她說。

2003年萬龍還沒有雛形。但在羅力眼中,未來的雪道已經一條一條顯形,順著山勢蜿蜒而下。“就像龍一樣,開始想叫百龍,想想萬比百大,決定叫萬龍滑雪場。”羅力說。

帶著從韓國請來的技術人員,團隊7月份開始動工。砍樹,背石頭,平整地面。“12月18號那天開業。非常簡單,造雪系統都沒有。在現在中級道的位置修上第一條纜車,就滑這一段,象征性地開業了。”梁衍萍回憶道。

隨后,長城嶺、多樂美地、雲頂等多家大型雪場陸續建成,崇禮逐漸成為華北地區滑雪一族的聚集地。

轉型

羅力對滑雪的熱愛轉換為巨大的力量,讓他放下做了11年的蛋糕房。在他身邊,因為萬龍的建立,命運發生轉折的大有人在。對冰雪運動的愛,將遙遠的奧運聖火帶來,讓一個地區開始轉型。

“萬龍雪場的小羅總經理,原來是我們店裡的會計。現在做滑雪場,嫁到崇禮了,家都搬過來了。”梁衍萍介紹道。在萬龍,不少人是跟著夫婦倆創業的老員工,在滑雪行業成為新的高管。

萬龍1500多名員工,多是崇禮當地孩子。“我們現在的場地總監杜佔海,原來是修車鋪的伙計。”羅力說。2003年,出身農民、干過汽車維修的杜佔海,看到雪道上各式各樣的機械十分興奮,“我們施工時,很多車輛壞了,他幫著修,他的吊車我們也租,他就來雪場了。”

2004年他被雪場送到哈爾濱學習開壓雪車。此后,他逐步成長為壓雪主管,2010年,又被提升為場地部經理,“現在成我們萬龍場地總監了。徹底的命運改變,要不然還是修車鋪的伙計。”羅力說。

2003年末萬龍第一個雪季,距離這裡三公裡的黃土嘴村村民劉素英也在轉型。“那時政府鼓勵辦農家樂,因為雪場不夠住嘛。”劉素英回憶。政府為每戶提供了幾千元、上萬元的扶持資金。這條件也隻動員了劉素英和其他5戶,將自住的6間房子花了4萬多元進行裝修。兩個月,她的農家樂就掙了4000多元。從那以后,大年三十、初一這幾天的房間往往都是提前半年就被預訂完了,劉素英又將家裡的另外3間房也裝修成了客房。

惠江是黃土嘴村的90后,也是“雪二代”。父親在萬龍雪場開過纜車,當過保安,母親在家開農家樂客棧,2008年他也開始當教練。他說:“我在2008年還上著學,寒假兼職來做滑雪指導員。2010年正式來上班了。”

萬龍雪場公派教練去國外的雪場學習和考試。出了國,惠江依然為崇禮自豪。“和國外相比,感覺崇禮這邊是吃得好,溫馨。國外的游客來萬龍滑雪的也多了。我父親就在萬龍工作,一開始在場地裡,測量,現在是保安部門。我到老了干不動了,也會留在萬龍工作。把雪場當成自己的家。”

整個地區都在轉型。2013年北京宣布與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將河北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張家口市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崇禮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2015年,冬奧申辦成功后的首個雪季,崇禮累計接待了205萬游客,人均消費額700元,直接收入超過14億元。2016年1月,張家口市崇禮縣升級成為崇禮區。2017年3月,河北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類和培育類名單正式公布,崇禮區“冰雪文化小鎮”赫然在列。截至2017年7月,共有35個旅游景區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進行,總投資額高達883.61億元。

競爭

吸引來的除了投資,還有更多的滑雪場和更強勁的同業競爭。老羅自嘲,走在產業的最前列,距離收獲還遙遙無期。“想進入這個行業的人要做好心理准備。隻問耕耘不問秋收我們的人生才會幸福,如果把種子播下去就想著收獲,真的會很痛苦。”他說。

萬龍最開始的競爭者,是北京的大小雪場。2003年羅力花了90萬,在103.9頻道、滑雪雜志做廣告。“但是來的客人很少。我看北京的雪場,平時有300到500人,周末人更多,我就在想為什麼不到我這兒來。”

“冬天在雪場滑雪時,在纜車上豎著耳朵聽他們在說什麼,看到不認識我的雪友我會和他們聊天,發現多數是通過朋友介紹,說萬龍雪好才來的。”意識到口碑的力量,羅力決定,把所有投廣告做推廣的錢,拿來照顧好每一個來的顧客。

作為崇禮唯一的現代雪場,隨著萬龍評為4A景區,日子開始好過了。新的競爭者出現了。雲頂樂園2008年施工,10年內成為集冰雪運動、戶外運動、會議宴請、避暑療養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旅游度假區,總投資達180億元。“市場那麼好,中國人做事又有一個特點:一窩蜂。滑雪場建設確實迎來了最好的時候,賣設備的話也是最好的時候,但真正做好滑雪場還需要好好經營,把顧客的體驗放到第一位,創造顧客的幸福,讓滑雪產業健康發展。”羅力說。

口碑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投入。羅力昔日800萬投入能回本的誓言早成了笑談。他笑稱自己是用好利來的面包,在萬龍堆出雪山,隻為滑雪者一個“崇禮最好的雪在萬龍”的好評。“萬龍票價是高。我們注意到,在萬龍滑雪的是固定人群,便宜當然高興,現在漲價,他也會來。從北京,從外地來,開車,旅行成本這麼大,玩就是玩個舒服。”羅力說。

口碑也不止是資金的投入。羅力是滑雪場中不多的親力親為的老板,“我每天巡視一圈雪場,滑一滑,轉一轉,哪裡需要調整的,我有數。”有了愛滑雪的老板,萬龍更懂滑雪者的需求。萬科鬆花湖最早引入日本王子酒店管理,結果雪友投訴,纜車工作人員除了沖他鞠躬,啥也不干。“與其鞠躬,不如幫雪友拿雪板,這才是懂得滑雪者的需求。”梁衍萍認為,“萬龍的服務是真誠的。纜車到了,就會有工作人員迅速把雪板從纜車上摘下來﹔兒童上吊椅,工作人員都會扶一把。”

播種

還有未來的人才儲備。自從萬龍在2017年雪季宣布,向注冊大學生開放免費滑雪,崇禮越來越多的雪場,相繼向學生降低滑雪門檻。清華大學滑雪隊的劉西河,也把隊伍拉到崇禮進行集訓。“滑雪對學生還是個高消費,”劉西河坦言,“好在雪場對學生的優惠,讓滑雪成本降低了很多很多。”

比起北京的學生,張家口學院的學生近水樓台先得月。張家口學院冰雪學院滑雪教練曾偉老師介紹,自學校啟動“百千萬冰雪工程”以來,學校將公共體育課改成冰雪課程,授課地點也搬到了萬龍滑雪場。

“百千萬冰雪工程”是張家口學院的重點發展項目,希望到2022年冬奧會前,實現培養5000名冰雪產業人才和一萬名以上冰雪運動愛好者的目標。“聽說孩子們覺得萬龍的中午飯貴,我們又辦了學生卡,打折。”梁衍萍說,“這麼優惠,就是因為這一行的人才太少了,我們擔心到了2022年冬奧會,裁判、專業人員、志願者都不夠用。作為崇禮的雪場,我們責無旁貸。”

仰望崇禮巨大山體上的白雪,學前教育本科三班的曹羽豐說,這是她生平第一次滑雪,“太激動了。”19歲的李群是福建莆田人,“我是南方人,家鄉的很多朋友們連雪都沒見過,我已經學會滑雪了,特別興奮。我要努力學習滑雪技術和雪地護理知識,爭取成為冬奧會志願者,為冬奧會做貢獻。”滑雪的種子,就這樣悄然播下,等待生根發芽的那一天。

文/本報記者 褚鵬

(責編:楊磊、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