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冰雪

平昌冬奧"北京8分鐘"期待再驚艷 最大亮點人工智能

孫嘉暉
2018年02月25日10:5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8分鐘期待再驚艷

廣州日報平昌2月24日電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25日北京時間19時舉行。作為下一屆2022年冬奧會的主辦地,北京將在閉幕式上上演精彩的“北京8分鐘”。在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布會上,“北京8分鐘”總導演張藝謀介紹,主題是歡迎全世界的運動員和朋友們參加2022北京冬奧會,將通過一些現代的方式進行演繹。“其中的一大特點就是人工智能的加入,人工智能將和演員一起參與表演。”張藝謀說。

亮點:人工智能+百姓互動

“北京8分鐘”在平昌奧林匹克主體育場的最后一次彩排已經結束,據介紹,在平昌的彩排共有3次。來到平昌之前,演出團隊已經在北京昌平的臨時基地接受了3個月的訓練,春節前又來到韓國繼續訓練。“北京8分鐘”演員、北京體育大學學生邢志偉透露,包括他在內總共200多人的表演團隊都是在韓國度過春節的,“由於當地大學正值寒假,因此團隊就駐扎在位於江陵的關東大學”。

張藝謀表示,自己接到“北京8分鐘”的導演任務是在1年前左右,“當時我還在拍攝電影,接到任務后,繼續自己工作的同時就開始想創意”。他透露,創意方案最終落地是在4個月前,演員真正意義上的排練其實隻有兩個月,“8分鐘時間很短,我們想盡量每一秒都做得完美。大家希望看到的可能有漂亮的顏色、獨特的中國文化味道等,但我相信節目跟大家預想的不一樣,會有新的感覺,尤其是和人工智能互相配合的表演還是很獨特的”。

張藝謀透露,“北京8分鐘”的另一個特點是通過互聯網與中國普通百姓互動,“人們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參與表演,截至今天,已經有約6000萬熱情的觀眾參與,其中可能會有許多人的圖片、頭像在表演中出現”。

與雅典時創意大不同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作為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地,北京也帶去了8分鐘表演,總導演也是張藝謀。“其實那次表演觀眾不是很滿意,那個8分鐘被大家吐槽很多。”因為那一次的“受傷”,張藝謀說,這次當北京冬奧組委找到自己時,他的內心是“猶豫”的。

“那時候是第一次做類似的節目,大家都有很多欲望想表達,所以起了非常大的一個名字:從奧林匹亞到萬裡長城。這個名字聽起來就知道想展現的東西特別多,方方面面,最后成了一個大拼盤,四五個短節目,每一個1分鐘左右,匆匆忙忙的。”張藝謀總結經驗道。

這一次再接受“北京8分鐘”的任務,張藝謀首先要說服的是冬奧組委的領導們,“這次接這個工作,先跟領導溝通,十幾年過去了,和上一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國家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與日俱增,再加上我們也辦過奧運會了,中國五千年的內容都在開幕式上講過了。所以,這一次我想,能不能就回到一個具體的節目上,可不可以純粹一點,就是一個創意,傳遞一個信息,這樣在藝術上也能更有發揮”。張藝謀說,“領導表示很支持,說完全可以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創意”。至於創意的詳細內容,“現在當然不能說太多,只是說首先是新,不是老一套﹔其次希望有科技含量,是一個現代的科技性的表演”。

至於挑選演員方面,張藝謀表示:“首先考慮的是冬奧元素,要選有滑雪、滑冰技能的人,又不能純選運動員,因為要有表演,所以,實際上是一種運動技能和表演的結合。”

平昌天氣將是一大考驗

為了讓演員們能更准確地感受平昌場地,節目組在北京昌平的郊區專門建了一個模擬的現場。“我們模擬的是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場地以及觀眾席的高度,場地的尺寸、材料,包括通道的材料,我們全是按1:1模擬。”張藝謀說,自己去韓國平昌考察過,“我覺得平昌的條件應該會比較有限,基本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帶齊,甚至一個螺絲釘都要自己帶,因為怕現場萬一沒有”。

之所以前期准備工作這麼細,是因為這次的“北京8分鐘”含有大量高科技元素。“科技含量提高的時候,其實是柄雙刃劍。歷史上五環變四環的紕漏都出現幾次了,都是線路出了問題,可能因為天氣,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技術上一定要嚴謹。但是,有時候還是防不勝防,一定要有把握,要反復進行演練,不能出現紕漏,這其實是個挺復雜的事情。”張藝謀說。

平昌地處韓國北部山區,過去10年平昌2月的平均氣溫為零下4.5℃,最低氣溫為零下14.8℃,而且這裡風速較大,體感溫度會更低。為此,節目組提前幾個月在冰庫裡把所有設備進行了零下20℃的抗凍試驗。“北京8分鐘”總制作人沙曉嵐透露:“我們把設備在冰庫裡放了整整48小時,機器一樣可以正常運轉。我們還做了每秒8米的風動實驗,在此風速下設備仍然可以走。”

不過,張藝謀還是表示,自己對閉幕式時的天氣有一些擔心,希望不要刮大風,這樣節目會有更完美的呈現。

據平昌當地天氣預報,閉幕式當天依然有雪。

(責編:歐興榮、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