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馬” 如何能跑贏“漢馬”?
每個周末,多場馬拉鬆賽同時發槍,已成中國全民健身的一種常態,跑者形象地稱之為“撞車”。2018年4月15日,全國舉辦馬拉鬆賽事超過50場,吸引了近30萬人次參賽。跑者奔跑在中華大地,蔚為壯觀,業界定義這天為馬拉鬆“春運日”。但回看浩浩蕩蕩的“春運”賽事,令人印象深刻的卻寥寥無幾。研究“2017最具影響力馬拉鬆賽事排行榜”的數據發現,要想脫穎而出,馬拉鬆賽事不妨從改善輿情熱度做起。
以武漢馬拉鬆(簡稱“漢馬”)和楊凌農科城馬拉鬆(簡稱“楊凌馬”)為例。武漢,湖北省省會,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楊凌,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八百裡秦川腹地,距離西安90km,是中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一個以生態風型田園風光為特色的小城。2016、2017、2018年,漢馬和楊凌馬連續三年“撞車”。2017年最具影響力馬拉鬆賽事排行榜中,漢馬第11,楊凌馬第56﹔2016年最具影響力馬拉鬆賽事排行榜,首屆漢馬第9,楊凌馬第71。是城市行政級別之差影響了兩場馬拉鬆賽的影響力排名嗎?並不是。
漢馬今年三歲,楊凌馬也僅僅年長一歲。武漢馬拉鬆以“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為特色盡顯長江風採,而楊凌馬線路也途經水系、農田、高校等地,帶著跑者多方位體驗農科城﹔漢馬有號稱最熱情的觀眾,楊凌馬的校園穿行也令跑者忘掉配速和撞牆﹔漢馬配有豪華補給,楊凌馬也有免費早餐﹔漢馬為選手拿出免費地鐵優惠措施,中鐵西安局則開通了楊凌馬專列﹔漢馬入圍中國馬拉鬆大滿貫,楊凌馬則當選全國馬拉鬆錦標賽……也正因了上述賽事元素,楊凌馬雖不及漢馬財大氣粗,但在賽事的組織、服務和特色等方面均可圈可點,是跑者眼中的良心賽事,值得一跑。
漢馬、楊凌馬賽道圖
再看看2017最具影響力馬拉鬆賽事排行榜的數據:級別上,二者都是中國田徑協會認証的A1類賽事,且均為銅牌賽事(2016年中國田徑協會的評選結果)﹔參與度上,漢馬22000人、其中全馬6000人,楊凌馬19169人報名、其中全馬3856人﹔獎金方面,楊凌馬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成為五項指標中僅有的一項超過漢馬的指標。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楊凌馬似乎與漢馬相差無幾,然而二者在輿情熱度方面的表現卻大相徑庭。漢馬的熱度9.3,楊凌馬的熱度5.6﹔網絡新聞方面,楊凌馬的新聞數量僅為漢馬的4%﹔而微信、微博、App等新媒體方面的數據則更為慘淡,均不足漢馬的3%。這兩座城市的媒體發達程度確存差別,但如今的傳播早已不受時空的限制,互聯網則更是縮短了萬物之間的距離。
除了漢馬和楊凌馬,去年多場知名賽事均出現“撞車”情況。2月26日,上海國際半程馬拉鬆和九龍湖國際半程馬拉鬆賽同日舉辦﹔9月23日,沈陽馬拉鬆和雲南水富國際馬拉鬆賽同日發槍﹔10月11日,池州國際馬拉鬆和廣安國際紅色馬拉鬆同日開賽﹔深圳南山半程馬拉鬆賽和重慶國際半程拉鬆不謀而合地選在了11月19日。以上“撞車”賽事在賽事級別、參與情況、獎金情況和專業性方面的數據相差無幾,隻因在輿情熱度上的差距,致使賽事綜合影響力迥異。
2018年初,由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改委、旅游局等11部委印發《馬拉鬆運動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在主要任務中提到:“推動產業鏈衍生疊加。強化馬拉鬆運營與城市產業發展、宣傳推廣的關系,加強政府、媒體與馬拉鬆賽事運營機構、跑步協會、跑團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做大做強馬拉鬆賽事經濟規模,促進馬拉鬆培訓業、馬拉鬆裝備制造業、馬拉鬆技術服務業、馬拉鬆傳媒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賽事的組織和服務到位了,賽事也有自身特色了,然而只是悶頭辦賽,融合傳播意識不夠、應用互聯網傳播手段不夠,賽事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始終會受掣肘,如今中國的馬拉鬆賽事“酒香也怕巷子深”,值得業界相關各方審視和應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