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與聖卡塔琳娜州體育交流 杭州亞運建設成省政府計劃重點

導語: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全國體育局長會議精神, 各地方體育局都正在或已經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下一步體育改革發展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人民體育每周都將為您盤點各地方體育局最新動態,敬請關注。
1、山西體育局與巴西聖卡塔琳娜州體育交流
綜合影響力:★★★★☆
關鍵詞:體育交流
近日,出訪巴西的山西省體育局局長趙曉春與巴西聖卡塔琳娜州旅游文化體育廳長圖菲·米切爾夫·內托先生,在巴西聖卡塔琳娜州立法會議會總部大廳共同簽署了體育交流合作框架協議。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山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盛佃清、山西省體育總會主席蘇亞君、巴西聖卡塔琳娜州議會秘書長卡洛斯·阿爾貝托以及中巴雙方有關人士見証了協議的簽署。
這份重要協議確認了雙方在體育運動領域開展友好交流,特別是在足球、武術、柔道和乒乓球項目上開展雙邊合作的有關事宜。具體合作方式,是以鼓勵和促進雙方的運動俱樂部積極開展友誼比賽、項目培訓、商業推廣以及推動雙方的體育運動青年人才交流活動來實現。
巴西聖卡塔琳娜州旅游文化體育廳長圖菲 ·米切爾夫 ·內托先生認為,“聖卡塔琳娜州和山西省早在2015年建立了伙伴關系,今天的協議是對這一友好關系的新發展。我們希望能夠盡快制定出有利於雙方合作發展的具體行動計劃,推進協議的落實。”
趙曉春局長接受了巴西聖卡塔琳娜州州立電視台的採訪,認為:“通過雙方積極的體育項目交流與合作,我相信山西省與聖卡塔琳娜州之間長期和友好的合作關系會得以健康的發展。通過廣泛的體育對外開放和合作交流,也能為山西省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做出積極貢獻。”
2、杭州亞運會相關建設成省政府計劃重點
綜合影響力:★★★★☆
關鍵詞:杭州亞運會
近日,浙江省政府印發《浙江省“4+1”重大項目建設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制定實施了“4+1”重大項目建設計劃,即實施交通建設、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高新技術產業、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推介4大工程包,實施省市縣長項目工程。這其中,多項內容涉及到省內體育事業發展。
計劃要求,重點推進第19屆杭州亞運會場館設施及亞運村等重大項目建設。安排重大項目16個,5年計劃完成投資4104億元。
與此同時,杭州亞運會各大場館設施的建設也已步入快車道。繼去年杭州市場館及設施建設開工后,今年4月初,杭州市外和省級單位場館設施建設也正式啟動,標志著杭州亞運會場館設施建設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展開。
除了杭州亞運會,計劃中提及的“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則與體育產業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體育小鎮的迅猛發展為浙江省的體育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體育+旅游”、體育休閑的旗號插滿了全省各個角落,目前浙江省培育並命名了13個省級運動休閑基地,119個省級運動休閑旅游示范基地、線路、優秀項目。上個月,浙江省還公布了首批入省級運動休閑小鎮創建名單的7家小鎮。省政府“4+1”重大項目建設計劃的出台,將為其再添一把火。
此外,計劃所涉及的建設健康產業體系,體育領域也將大有可為,體育在健康浙江建設中的作用將更加突顯。
3、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動月啟動
綜合影響力:★★★☆☆
關鍵詞:全民健身
自2010年《河南省體育發展條例》將每年5月定為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動月以來,河南省已經連續九年舉辦該項活動。“迎省運 促健康”2018年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動月啟動儀式,在南陽市體育中心舉行。隨著河南省全民健身月正式啟動,未來一個月的時間內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將掀起河南省全民健身的“新熱潮”。
今年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動月啟動儀式上,來自南陽市的2000余名全民健身愛好者,進行了廣場健身操舞、瑜伽、太極、抖空竹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健身項目展演,為全民健身活動月的啟動助力。今年是河南省運會舉辦年,為將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舉辦成果惠及全省群眾,是本屆河南省運會的一個初衷。因此,河南省各地紛紛以省十三運會舉行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展示、交流、比賽、輔導、培訓、講座以及全民健身志願服務等活動。另外,河南全省各市縣的“迎省運 促健康”活動已於4月底5月初先后啟動,為5月為期一個月的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全民健身月活動“熱身”。
4、福建省多措並舉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綜合影響力:★★★☆☆
關鍵詞:全民健身
近年來,福建省不斷創新思路舉措,突出組織建設,打造品牌賽事,完善基礎設施,全民健身工作得到廣泛深入開展,取得了一定經驗和成效。
一、打造品牌,讓群眾從健身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創新開展“全民健身百村行”品牌系列活動,圍繞“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運用“體育+”理念,以“村跑、村運、村游、村宴”為載體,融合當地文化,打造國內首個面向農村的全民健身新平台﹔二、加大投入,為群眾打造家門口的“健身圈”。福建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工作,並在資金、場地建設、組織網絡建設等方面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同時,還將進一步盤活存量公共體育設施資源,推動公共體育設施按規定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三、注重融合,為百姓參加健身鍛煉創造便利條件。目前,福建省每年安排3000萬元,重點培育扶持5個以上國際品牌賽事、10個以上國內品牌賽事,初步形成以廈門馬拉鬆為代表的系列馬拉鬆賽事、以武夷山騎游大會為代表的山地戶外賽事、以平潭風箏沖浪節為代表的水上運動賽事、以“全民健身百村行”為代表的系列全民健身活動、以永春白鶴拳國際文化節為代表的地方傳統體育活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