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穩步推進

盡可能使用現有場館,新建場館考慮可持續利用

本報記者  季  芳

2018年06月07日05: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隨著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進入“北京周期”,籌辦工作步入“快車道”,任務更重、節奏更快、專業性更強。在6月5日的國際奧委會平昌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會上,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陳吉寧公布了場館建設時間表:北京冬奧會全部競賽場館將於2019年年底達到測試賽要求,配套建設也將同步完工,全部新建和改建場館將於2021年9月前施工完畢,交付使用。

“我們將緊緊圍繞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的目標,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積極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和‘新規范’,學習借鑒平昌經驗,高質量、高標准做好各項籌辦工作。”陳吉寧說。

學習經驗

按照慣例,每屆奧運會殘奧會和冬奧會冬殘奧會后,國際奧委會都會在下屆舉辦城市召開總結會,旨在向未來的主辦方分享辦賽策略和運行方面的成功經驗。本次總結會,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平昌冬奧組委等方面的專家圍繞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賽事組織、運動員體驗、宣傳推廣、把握殘奧機遇等方面,向北京冬奧組委傳遞了大量的籌辦知識和有益經驗,對北京冬奧會下一步籌辦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表示,學習借鑒往屆冬奧會經驗,有利於保障籌辦工作的有序推進,提升效率,避免籌辦過程走彎路。“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等對冬奧會籌辦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完善的機制,在其支持下,我們在籌辦開始不久就明確了51個業務領域、3123項具體任務,並及時得到了業務指導和工作溝通。”

據悉,目前各項場館建設任務按計劃順利推進。北京賽區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張家口賽區的主要競賽場館設施均已開工建設。北京五棵鬆體育中心將在明年舉辦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之后開始改造,國家會議中心將在2021年啟動改造,其余既有場館(除開幕式場館“鳥巢”外)將在今年全面啟動改造。

創新理念

為了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國際奧委會於2014年年底公布《奧林匹克2020議程》,拉開了改革的序幕。2018年2月,包含118項改革細則的辦奧“新規范”出台,從申辦、籌辦到賽后利用各個環節對未來奧運會進行“重塑”,旨在讓奧運會變得“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因此,此次總結會上,關於北京冬奧會如何在籌辦過程中踐行改革舉措的話題成為各方討論與關注的焦點。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薩馬蘭奇認為,北京冬奧組委在籌辦過程中已經將許多改革理念付諸實踐,比如制定了完備的遺產計劃,對現有場館進行充分利用,推行綠色建筑標准,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賽后將留下交通和其他基礎設施遺產等。

按照改革所倡導的場館可持續利用要求,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將盡可能使用現有場館,在北京賽區的13個場館中,有11個使用了2008年奧運會的遺產,新建場館也在規劃階段就同步考慮了賽后利用問題,以實現場館的持續利用、長久利用。同時,在籌辦工作中,北京冬奧組委及相關機構也嚴格遵守冬奧會辦賽標准和服務標准,科學編制預算,嚴格預算管理,嚴控辦奧成本。

持久發展

將冬奧會籌辦與城市、區域發展緊密結合,這是北京冬奧會從申辦到籌辦始終秉承的理念。據了解,為了保障冬奧會在北京和張家口兩地順利舉行,相關的交通等基礎設施正在緊張建設之中。連接3個賽區的京張高鐵、延崇高速、興延高速等重點交通設施將在2019年年底以前完工投入使用。水務、電力、氣象、通信等保障設施也在同步推進,將在2019年完成配套建設,保障測試賽使用。這些都將成為北京冬奧會留下的寶貴遺產。

這與國際奧委會的改革理念不謀而合。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總結會上說,國際奧委會改革的目標之一是讓奧運會能夠最大程度與主辦城市的長期需求和發展目標相契合。改革的推進也使得奧運會變得更具吸引力。據巴赫介紹,目前已經有7個國家奧委會正式表達了申辦2026年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意願,“這是令人滿意的結果”。他說,下一步,國際奧委會將向這些城市提供支持,以便制定符合其特點及發展的申辦報告。

國際奧委會關於奧運知識及經驗的一整套傳承體系,也讓北京冬奧組委從中獲益。張建東表示,這次總結會,為北京提供了與各方面專家面對面交流研討的寶貴機會。“希望國際奧委會等方面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和指導,幫助我們探索創造‘北京方案’,我們將積極推動工作機制創新,積極借助政府、社會、公眾等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動冬奧會籌辦。”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07日 13 版)

(責編:王吉全、曹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