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體育產業

亞運之城走向國際體育名城系列報道之一

廣州青少年體育訓練是“金礦”,成就雅加達亞運歷史佳績

2018年09月20日14:01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

在剛剛閉幕的雅加達亞運會上,廣州運動員共取得16金4銀4銅的佳績,創造了亞運會參賽的歷史最好成績。“六運會”“九運會”鍛煉自己的辦賽水平、廣州亞運會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辦賽能力、廣馬成為金標賽事、廣州恆大登頂亞洲、廣州運動員在亞運會表現優異……體育正成為廣州的城市名片之一。

廣州競技體育為何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從亞運之城到國際體育名城,廣州有哪些基礎和優勢,還可以在哪些方面發力?南方日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亞運之城走向國際體育名城”,敬請垂注。

在幾天前剛剛結束的第十八屆亞運會上,廣州運動員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和一項亞洲紀錄,為中國代表團貢獻16金4銀4銅,創造了亞運會參賽的歷史最好成績。而在此前,廣州體育代表團在省運會的競技體育組和學校體育組中,均包攬金牌、獎牌、總分三個第一。

廣州運動員在亞運會取得佳績的重要基石,是廣州青少年體育的良好發展。廣州僅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就有346所,廣州市游泳學校推廣學校100所,市級校園推廣足球學校650所。眾多青少年通過學校接觸體育、愛上體育,為競技體育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輸送。塔底基礎牢了,塔尖自然就高。

亞運明星 劉湘小學校友都會游泳

“小學時的劉湘,就是一個美女”,沙河小學老師、劉湘小學時代的班主任曾秀娟拿著沙河小學2009屆六(4)班的畢業合影,指著劉湘說。

沙河小學是天河區的游泳傳統學校。1993年,有一名省游泳隊隊員退役后來到學校任教,當時學校正好新建教學樓,在這名老師的建議下,學校在一樓修建了一個有3條泳道的游泳池。

據該校體育老師徐國洪回憶,劉湘的父母在軍體院工作,她來到學校時已學會游泳。在教練的建議下代表學校去參加幾次比賽,劉湘的游泳天賦很快顯現出來。

“劉湘當時訓練很刻苦,學校的游泳池在2014年才改為恆溫泳池,之前冬天訓練沒有溫水,小隊員要做好熱身才敢下水。而劉湘訓練特別積極主動,冬天也沒有影響訓練。”徐國洪說。

沙河小學是上世紀末廣州為數不多擁有游泳池的學校,因此學校將游泳作為傳統體育項目。每一名新生,都會經歷15天的游泳“掃盲”,雖然大多數學生不會因此走上運動員之路,但都會通過“掃盲”基本學會游泳,增加對游泳運動的了解。

“游泳隊隊員在冬天訓練很艱苦,我們經常拿他們的經歷與其他學生分享,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游泳隊隊員經常取得好成績,他們也是學生中的小明星。”曾秀娟說。

沙河小學副校長楊翠娥介紹,廣泛開展體育運動不僅能為競技體育輸送人才,更能通過小運動員的訓練經歷和取得的榮譽等鮮活故事,來教育其他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校園體育 346所體育傳統學校鋪墊基礎

沙河小學並非個例,據廣州市體育局體衛藝處體育負責人李哲洋介紹,廣州按照“一校一品牌,一區一特色”思路,鼓勵和支持各區和學校發展體育特色,涌現出一大批具有鮮明體育特色的學校。如廣州市第五中學在全國校園足球領域享有盛名,廣州市第一中學連續多年在全國中學生游泳比賽名列第一,花都區七星小學跳繩隊在國際賽場上屢獲殊榮並創造“七星奇跡”。

廣州市教育局與廣州市體育局共同命名2016—2019年度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346所,比上一個周期增加了近80所。這些學校都是長期開展某一個或幾個特色體育項目,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參與體育項目推廣的學校更多,比如市級校園足球推廣學校有650所,市級游泳推廣學校有100所。

不少學校的傳統體育項目還不止一個。廣州市第一中學的游泳項目名氣很大,在不久前的省運會上,廣州學校體育組游泳隊便是以該校的游泳隊為班底組建。廣州市第一中學體育老師陳鳳林介紹,籃球、足球、乒乓球和三棋也是學校的傳統體育項目,在雅加達亞運會上奪得體操金牌的劉婷婷就在這裡上學。“崇美,尚體”是學校的辦學特色,體育在教育中的分量很重。

在第十五屆省運會上,廣州市代表團學校體育組不僅競賽成績優異,在學校體育組教師技能大賽、全省學校體育科學論文報告等比賽、評選中,同樣力壓群雄。這意味著廣州校園體育從競技比賽到教師技能,再到教育理論體系獲得全面發展。

業余訓練 從學生到冠軍的橋梁

從校園體育到競技體育,業余體校是銜接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體操女隊一舉拿下女團以及三個個人項目金牌。在奪金主力隊員中,劉婷婷和陳一樂均由廣州花都區輸送。

花都區業余體育學校體操項目教練任升平介紹,每個學期開學,他都會到轄區內的幼兒園、小學、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去選材,選中的學生學籍還是在學校,文化課在學校上,平時的訓練在體校完成。其中成績較好的運動員,再向市隊輸送,大部分優秀人才去了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原偉倫體校),再從那裡去到省隊、國家隊等更高的平台。

“這幾年校園體育越辦越好,為我們的選材提供了更多人選。”任升平說,從校園體育到業余體校再到市隊、省隊、國家隊,這是比較傳統的運動員選材方式。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如今有些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人才直接往市隊、省隊甚至國家隊輸送,在足球、籃球等群眾基礎廣泛、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中,這種新的方式已成為培養運動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青少年競技體育層面上,廣州同樣成績非凡。在第十五屆省運會上,廣州體育代表團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承擔了廣州體育代表團28個項目中14個項目的訓練、參賽任務,僅是金牌數,就包攬了廣州體育代表團162枚金牌中的97枚。

廣州青少年體育是廣州競技體育的“金礦”,在基礎廣泛、訓練科學、業訓銜接的眾多助力下,“金礦”最終變成大賽上的一枚枚金牌,挂在了廣州運動員的脖子上。

南方日報記者 彭博

(責編:楊磊、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