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公安平台+人臉識別驗証 騰訊連出防沉迷重磅舉措

人民網9月29日電(楊磊) 29日,騰訊宣布自當日起以《王者榮耀》為試點,在此前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台的基礎上,以視頻認証的方式進行小規模人臉識別技術測試。
本次測試將在北京和深圳兩個城市展開,系統會隨機挑選1000名左右的《王者榮耀》新用戶,採取“視頻認証+公安權威數據平台比對”的方式進行雙重校驗,並針對實際測試結果進行深入分析與評估。
此前,人臉識別技術已在騰訊“成長守護平台”未成年人帳號解綁的閉環流程中有了初步應用。除此以外,出於對信息安全、身份隱私、法律法規等諸多因素的考量,全球文化娛樂行業尚無大規模正式啟用該項技術的先例。
過去一年多來,“防沉迷”成為游戲行業乃至整個社會頻頻被提及的熱詞。然而,在移動游戲領域,主管部門實際上一直沒有對“手游”上的防沉迷系統作出強制要求,一些手游沿用了主管部門此前在PC上對客戶端網游的防沉迷措施,即未成年人當天游戲累計時長超過3小時,游戲收益減半﹔超過5小時,游戲收益降為0。
這套防沉迷措施的策略,主要是通過限制游戲內收益,引導玩家自行下線休息,但並非強制措施。理論上,如果玩家不在意收益,依舊可以玩下去。
換句話說,對於沉迷問題更明顯的手游,在整個行業缺乏統一標准的情況下,“防沉迷”更多依靠的是企業自覺、自發地履行社會責任。
以騰訊為例,去年2月上線“成長守護平台”,4個月后發布“健康系統”,今年6月又推出“未成年主動服務工程”。
首先,“成長守護平台”的功能,是讓家長可以查詢、提醒、設置孩子的游戲時長與消費額度,提前為孩子的游戲行為劃好邊界。這一平台目前不止應用在王者榮耀上,幾乎已覆蓋騰訊運營的所有精品游戲。
根據騰訊提供的數據,上線一年多來,“成長守護平台”已服務累計接近1000萬用戶。納入“成長守護平台”保護的賬號,其平均游戲時長相比未受保護前一個月下降了25%,充值額度最高下降37%。
接下來,對於游戲過程中的未成年人,“健康系統”對游戲時長進行強制性干預,包括12歲及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同時每日21:00-次日8:00之間禁玩),12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
據了解,在去年7月“健康系統”正式推出的首日,用戶游戲晚高峰的一個小時內,共有34萬個帳號在達到游戲時限后被強制下線。根據“健康系統”最新數據,目前王者榮耀的未成年用戶單日在線時長與去年高點相比已下降55%。
第三,針對未成年人繞過監管進行游戲,特別是偷用父母的錢進行不理性消費時,騰訊未成年人主動服務工程以電話呼入的方式介入,聯系支付賬戶的戶主,以提醒並確認消費行為——這一服務也被騰訊稱為“少年燈塔”項目。
統計顯示,自今年6月推出該項服務以來,“少年燈塔”主動發出的每4次提醒中,就有1次成功幫助家長發現了未成年人消費﹔在有效獲得提醒的用戶中,有76%的未成年人帳號消費得到控制,62%的未成年人帳號游戲時長有所下降。
騰訊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上功能和服務旨在構建從事先、事中到事后的全方位保護體系。同時,相關團隊也深知,這項舉措遠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
“因此,對於這一整套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體系,我們也會堅定地、長期持續地對它進行完善。”
針對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十分頭疼的“孩子使用小號繞過監管”的問題,騰訊方面表示,“成長守護平台”去年8月就正式上線了“疑似小號查詢”功能,家長可通過相關設置查驗孩子是否存在利用其它賬號進行游戲的可能。
本月,《王者榮耀》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台,意味著新用戶在首次進入游戲時,會接入公安平台進行校驗。該項校驗能夠精准判斷相關帳號的實名信息是否為未成年人,進而決定是否將此帳號納入到《王者榮耀》健康系統的限時干預中。
此前,公安權威數據平台主要應用於金融、信用、政務等對征信安全要求極高、身份識別嚴格的行業,在其他業務領域尚未普及。因此,對於《王者榮耀》這一舉措,有媒體和行業人士感嘆:中國游戲行業迎來“最嚴實名制”,對游戲乃至整個互聯網文創行業來說都是一次重要嘗試。
如今,隨著《王者榮耀》啟動小規模人臉識別測試,“視頻認証+公安權威數據平台比對”的雙重校驗有望讓騰訊打造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獲得進一步優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