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項目更要提升參與度(體壇觀瀾)

程聚新

2018年12月01日06: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眾項目可能因為一名運動員、一次好成績“火”上一段時間,想要保持熱度、促進項目發展,還需想辦法提高大眾參與度

  

  從2003年國家隊組建,到2009年世錦賽登頂、2010年冬奧會摘銅,中國女子冰壺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日前,老隊員王冰玉宣布退役,結束自己18年的運動員生涯。

  2000年之前,冰壺在國內幾乎是空白,王冰玉、柳蔭、岳清爽、周妍、王奉春、劉銳等一批運動員,通過不懈努力,在國際賽場不斷取得優異成績,將這個項目拉進大眾視野。但近些年,中國冰壺競技成績平平、關注度走低,直到王冰玉退役,才再度引起關注,隻不過,這一次人們的熱議話題是:中國冰壺的“下一個王冰玉”在哪裡?

  體育運動尤其是小眾項目進入大眾視野,通常需要一個“代言人”作為關注點。但想要持續保持熱度,與其寄望於尋找下一個明星,不如以運動本身的魅力為自己“代言”。比如斯諾克在國內的發展,從丁俊暉打出名堂到各級別賽事、活動落地,比賽規則、觀賽文化、場地器具等逐漸為大眾所熟知,就是個趁熱打鐵、夯實基礎的過程。

  就冰壺而言,普及推廣的難點在於場地稀缺,因為對冰面濕度和溫度、制冰用水純度等均有特定要求,建造及養護成本較高。對此,除了新建或改造場館的傳統方式,尋找替代品也是一種思路。據報道,已有配套的仿制冰道和冰壺問世,相應的陸地冰壺比賽可以降低大眾參與的門檻,也在向跨項冰壺國家集訓隊提供人才。可以想見,隨著技術成熟,更多人會有參與運動的契機,中國冰壺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下一個王冰玉”出現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增加。

  互聯網時代講究從訪客到用戶的轉化,“轉化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強。體育項目的普及推廣也是同樣的道理,唯有利用好進入大眾視野的契機,盡可能提高體育迷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轉化率”,才能實現筑牢基礎、培育文化、保持熱度、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01日 07 版)

(責編:袁勃、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