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跑”未來 專家共話馬拉鬆美好明天
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趙欣悅)1月18日下午,由人民網、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聯合主辦、人民體育承辦的2019中國馬拉鬆風雲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在活動現場,與會嘉賓就科技如何助推中國馬拉鬆事業展開了一場主題為科技助‘跑’未來的論壇。論壇由人民體育品牌總監王嵩主持,盈方體育傳媒(中國)有限公司時尚體育部總監吳洪濤、 中跡體育總顧問張思杰 、建儂體育董事長王玉明以及悅跑圈訓練中心總監王樂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跑者開始為自己添置高科技產品,幫助自己提高訓練和比賽成績。對此,王樂表示:“我從2002年開始跑步,那時候根本沒人真正懂跑步,甚至連何為配速都鮮有人知,那時候的科學訓練僅在專業隊,不在民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有了智能手機、有了帶GPS跑步功能的手表,這才讓科學跑步真正落地。另外,科技的應用還體現在傳幫帶模式的轉變。之前都是線下的師父帶徒弟,如今,我們隻要在線上給跑友傳達一個簡單的訓練,比如告訴他正確的動作,或者給他一個訓練計劃,他們就能自行訓練。跑友們一定要善於利用這些科學的工具,在先進科技手段的幫助下,大家一定會跑得更快、更好。”
在漫長的馬拉鬆賽程中,運動手表可能不是必備,但跑步的服裝與跑鞋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這些貼身運動裝備中的科技元素,王玉明表示:“我們建儂品牌做了25年,不斷地摸索和實踐,努力把科技的智能產品與馬拉鬆的服裝結合起來。在服裝外觀設計上,我們堅持原創,大膽創新,力爭用最好的面料,關注跑者的感受。國產品牌就要堅持原創,把設計和先進的工藝完美結合,每款衣服出廠前,我們都要求設計師能夠穿著它跑夠100公裡,這樣才有說服力。春夏秋衣服的面料和款式都要能隨著溫度去變化,我覺得國內的體育品牌都能夠這樣精雕細琢,那中國品牌一定能打響。”
如今,跑友們參加馬拉鬆變得越發容易,報名、繳費、成績查詢等都可以通過線上進行,運營方獲取的大數據信息也能讓他們更好地為跑友服務。關於這方面,張思杰說:“中國電腦科技以及網絡發展如此迅速,這大大幫助了中國馬拉鬆的發展,如今我們正直追甚至已經超越了許多國際馬拉鬆賽事,包括六大滿貫。關於未來,我們賽事組織者會利用科技更好地組織比賽,有了大數據的支持,我們會清晰地知道跑者的地理位置、結構體等,可以與他們取得聯系。我們還可以給每一位跑者貼上標簽,可以有針對性地為每名跑者服務。在比賽當天,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人臉識別可以幫助跑者迅速領取物料,避免了以往排長隊的尷尬。另外,比賽的傳播和宣傳也可以更加豐富,很多人反映馬拉鬆比賽不好看,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好內容,利用先進的直播、互動等手段,觀眾也能體驗到馬拉鬆的樂趣。我相信,隻要我們主動擁抱先進的互聯網科技,未來的馬拉鬆甚至是所有體育比賽的傳播,都會進一步突破,讓外行的吃瓜群眾都能體會到體育所帶來的快樂。”
關於先進科學技術對馬拉鬆發展的幫助,吳洪濤還補充表示:“現在的馬拉鬆比賽,我們看到了不少科學技術的應用,但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挖掘,比如醫學技術的改善和醫療同馬拉鬆比賽的結合。馬拉鬆運動具有一定風險,我們很依賴醫學技術,像心臟內科、外科,肝膽內科、外科,包括普外科、創傷外科以及急救學科的發展,對馬拉鬆運動的意義都很大。目前,我們的急救車在硬件和軟件上都需要改善,要想讓跑者健康地參與馬拉鬆運動,醫學科技的發展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作為賽事組織者,我們要主動伸手擁抱醫療機構,和他們達成一種互動,確保跑友的跑步變得更加安全。”
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改委、旅游局等10部委關於印發《馬拉鬆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規劃預計在2020年,馬拉鬆運動產業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各類路跑賽事參賽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結合現狀,四位嘉賓也對2020年的馬拉鬆發展做出展望。吳洪濤表示:“我特別期待5G技術的發展,這項技術很可能會讓這項運動有巨大的改變。我認為,如今馬拉鬆之所以井噴式地發展,這跟微博、微信的發展有很大關系,社交媒體的快速傳播讓這項運動的魅力被無限放大。未來的5G技術會讓傳播變得很快,格外令人期待。”
張思杰說:“2020年馬上到了,我覺得暢談目標,不如考慮我們應該為馬拉鬆發展務實地做什麼。也許未來,跑者后台的管理不僅限於運營公司,如果能跟城市合作,將城市的網站與我們賽事的后台結合起來,那麼是不是賽事會對交通有怎樣的影響,應該怎樣引導就會一目了然。另外就是傳播方面,現在我們做的只是單純的內容互動,未來我們是不是可以加入真人秀,或者是人物多層級的導播。互聯網是要主動應用,用科技造福跑者,用互聯網推動馬拉鬆的未來。”
王玉明表示:“未來馬拉鬆賽事會更加規范、時尚,同時,我相信,圍繞著馬拉鬆運動,還會誕生出更多全新品牌,為馬拉鬆的后備軍打基礎。”
王樂談說:“如規劃所言,2020年要達到1900場馬拉鬆,這就意味著每周末四五十場比賽,光看報名信息就要一個多小時,這要求我們做互聯網APP的要積累更多的用戶數據,做一個千人千面的APP,讓跑友優先看到適合自己的比賽。我相信大數據在未來會應用得更加廣泛,無論是賽事體驗,還是科技、醫療的手段都可以提前提示。如果,這些方面早未來都可以更智能、更容易滿足賽事和選手的需求,那馬拉鬆一定會變得更有魅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