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中國體育報》

共識聚合力 融合促發展——全國政協界別協商加強青少年和學校體育

《中國體育報》曹彧 顧寧
2019年03月12日14:24 |
小字號

3月11日上午,全國政協體育界別小組討論的會場上,又來了兩位熟悉的部委負責人: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志丹,教育部副部長鐘登華,隨同而來的還有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王立偉,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以及財政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領導,他們共同來參加界別協商。此次協商專題是:加強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共同在聯席會議上聽取了委員們有關青少年體育的提案,並作出了積極的表態。

加強青少年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

少年強中國強,體育強中國強。青少年體育是“少年強”“體育強”不可或缺的基石型支撐。對青少年體育的重視,近年來得到了從政策層面到社會各界前所未有的支持,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青少年體育不是新話題,又是新話題。新時代學校教育和青少年業余訓練怎麼發展,關鍵在於融合。”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穎川委員建議,梳理政策落實中的堵點和難點,學習借鑒各種有效經驗,將青少年體育與教育深度融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他表示,要實事求是根據中國國情來研究,探索新型青訓和學校體育的路徑。體育一定要回歸教育。學校體育和青少年訓練的銜接出了問題才會導致青訓的問題。我們過去曾經建立的三級訓練網,經過這麼多年的變革和社會發展,正在萎縮甚至未來會消失,因為體制在變革,家長和學生的認識也在改變。因此新時代青少年體育不是都要做大型的體育賽事活動,主要是推廣區間、社區、校級體育聯盟。幾個學校輪著坐庄的小比賽,成本不是很高,周邊學校變成小聯盟,可以讓更多的青少年都有活動和比賽的機會。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育部門對於青少年體育的責任重大。”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馮建中委員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對青少年體質問題高度重視,出台了很多政策,各部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馮建中建議,一方面要梳理相關理論、理念和政策,以及設計的項目是否科學,實施效果的評價,政策和激勵機制等方面。同時建議教育部梳理教育經費在分配的投入上比例是否合適。建議教育部門在政策的制定和激勵方面,增加落地性。在體育教師的配備上總結缺口問題所在。建議體育總局總結青少年體育在體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在青少年健康中哪些地方應該盡職盡責,建議對青少年的健康素質、意志品質、后備人才等問題進行理論構建和專題研討。建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城市和農村城鎮化建設中,有前瞻性研究。建議財政部對每年的青少年體育經費使用狀況進行效益跟蹤與評估。

學校非青少年體育發展唯一路徑

“青少年不僅要喜歡健身、熱愛健身,還要會健身、科學健身。”泰山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卞志良委員表示,規劃和建設適合青少年的健身場所非常重要,“現在很多中小學生回家后也非常想運動,但是他們不會到健身房或大學操場鍛煉,更多會選擇在社區內和社區周圍的公園運動,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健身場地。”他說,“裡約奧運會期間,我到巴西看到海邊都是玩沙灘足球和沙灘排球的人,周邊的商業用地非常少。其實我們在公園和社區中也可以適當減少商業用地,多建一些適合青少年的體育設施。”

“身體是智慧和精神的載體,對青少年來說,體育不僅對於體質健康有著打基礎的作用,對於校園的凝聚力和文化也都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對整個社會而言,健康的青少年更是全社會的財富。”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委員會主席楊揚委員發言,點出了聚焦青少年體育的重要性。

“不僅要在學校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體育的重要性在全社會,尤其是學生家長中,一定要樹立起來。”香港體育學院董事會主席林大輝委員指出,重視體育人才、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可以帶動社會觀念的轉變,“如果家長和學校既重視文化課成績又重視學生身體素質,這對於青少年的全面成長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發展青少年體育的重任,當然不只是在學校,作為長期從事競技體育相關工作的委員們,許多人將目光放在了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上。北京體育大學黨委副書記池建委員指出,“現在正在著力打造的青訓體制,就是要培養有知識、有文化的運動員,而不是隻知道爭金奪銀、隻知道勝負的運動員。體育和教育部門,單靠一家都無法完成這一改革。”(轉自3月12日《中國體育報》01版)

(責編:張帆、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