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

閃耀亞冠的巴頓中超坐板凳 U23折射青訓尷尬

周蕭
2019年04月30日08:17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閃耀亞冠的巴頓中超坐板凳,U23折射青訓尷尬

  中國足協在聯賽中推行U23政策進入第3個年頭,各支球隊在應對時,每年都能玩出“新花樣”。

  剛剛結束第7輪聯賽,廣州富力在與深圳隊的比賽中,開場3分鐘就換下了U23小將黎宇揚。河南建業與江蘇蘇寧之戰,建業開場2分鐘就用馮卓毅換下U23球員楊國元,創下了新紀錄。

  建業開場2分鐘換U23球員,有網友表示看笑了。截屏圖

  面對U23政策,有積極響應的球隊,因為隊中擁有可堪重用的適齡球員,但更多球隊將其視作一個“必須在90分鐘內完成的規定動作”。

  中超各隊U23球員的出場時間存在極大差距。上海申花U23隊員前7輪的出場總計時間超過了1200分鐘,是中超各隊中U23球員出場時間最長的﹔在這一統計中墊底的是江蘇蘇寧,他們的U23球員賽季至今一共隻獲得了200多分鐘出場時間。從聯賽整體的角度來看,超過半數的U23球員扮演的是替補角色,能打滿全場的屈指可數。

  中國足協推行U23政策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本土年輕隊員獲得比賽機會,從而推進各家俱樂部對青訓的重視和投入力度。只是中國足球的青訓並非通過短短幾年的U23政策就可以提高。

  不久前,記者聽到一位某俱樂部U19梯隊的教練員大吐苦水,稱不少從更低年齡段梯隊升上來的球員“連基本閱讀比賽的能力都沒有”,“基本功也不扎實,很多技術動作都是錯誤的”。

  在被指出這些不足的時候,小球員們都是一臉茫然,因為“教練沒教過”或是“教練就是這麼教的”。各級梯隊的配置被中國足協寫入了“准入門檻”,但以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年輕球員,用什麼來滿足俱樂部自身的“造血”需求?

  “超齡”的巴頓閃耀亞冠賽場。圖/Osports

  U23政策折射出來的另一種尷尬或許能在北京國安隊的巴頓身上有所體現——巴頓在去年嶄露頭角得益於這一政策,今年他24歲,不再是政策的受益者。在國安主場與武裡南聯隊的亞冠比賽裡,巴頓被評為全場最佳,足以証明他的能力。只是在聯賽中因為“超齡”,他的出場機會隻能被迫壓縮。

  巴頓並非個例,不少前兩個賽季進入球迷視野而在今年沉寂的年輕球員都是因為到了尷尬的“U24”。這就形成另一個怪圈,不少球隊好不容易鍛煉出的年輕球員在一兩年之后,因為“扶持年輕隊員”的政策難以登場,不願用成績冒險的俱樂部選擇對U23政策應付了事……

  青訓,是中國足球現在所背負最大的“鍋”,僅在聯賽中強制執行的“政策”遠不足以打通中國足球青訓的“任督二脈”。

(責編:歐興榮、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