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太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守正創新之道

2019年05月21日10:2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守正創新之道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陳名杰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要“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優勢,先得弄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守正創新之道。回望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我們堅持以守正創新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激發出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努力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

  北京市東城區前門街道西打磨廠胡同的街坊鄰裡在改造后的胡同裡幸福歌唱。圖為“打磨場回響胡同童謠”活動現場。資料圖片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強調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2017年,中辦、國辦出台《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既是頂層設計又是任務書,在深入學習、認真落實的過程中,全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識日益增強、熱情明顯高漲,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傳承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為核心,是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中國共產黨人培育創造並具有獨特價值的文化形態。我們黨注重傳承革命文化,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又形成了“兩彈一星”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偉大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頑強拼搏,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用革命文化熏陶思想、滋養心靈,使紅色基因融入黨員、干部的精神血脈,才能讓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變得更加深沉而執著,精神品格變得更加高尚而堅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遍訪西柏坡、井岡山、沂蒙山、古田、延安、遵義等革命聖地﹔黨的十九大后,他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政治信念。這有效推動革命文化不斷進行再生再造、凝聚升華,為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本質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精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我們黨始終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進步。一方面,“老祖宗”不能丟,這是歷史的結論更是現實的需要,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這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對已有文化的改革創新。實踐表明,對創新的高度關注和大力倡導,正是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文化體制改革持續深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效顯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守正創新中繁榮興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在創造性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歷史進程中,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順應時代發展和社會實踐變化的新特點,在守正創新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有力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發展。

  文化的改革創新不能隨心所欲,必須尊重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敏銳把握時代脈搏,創造性地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文化發展新課題。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文化發展的歷程,在不同歷史時期,著眼於解決時代課題,我們黨都提出了綱領性的文化戰略,作為指導、引領、推動、規范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基本方針。例如,20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雙百”方針,80年代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二為”方向,就是這種具有時代標志的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隨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加速推進,越來越需要思想文化繁榮興盛發揮支撐作用﹔隨著國際文明對話與交流日趨頻繁,西方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凸顯,我國文化軟實力亟須提升,等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科學回答了文化建設從哪裡來、向哪裡去,傳承什麼、怎樣傳承、誰來傳承等重大問題。它標志著我們黨對文化發展規律和文化發展責任、路徑的認識達到一個新高度。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准所在。這裡的實踐,不僅僅是指文化建設的實踐,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等都包含著文化創造,是已有文化成果、文化條件發揮作用的具體實踐。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實踐進程,離不開看似無形卻真切存在的文化力量的支撐和推動﹔同時,這種發展進步也為文化的創新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積累著精神能量。在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既要從實踐中獲取文化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又要使文化發展成為改革發展的不竭精神動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大發展中,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又有力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發展。

  著力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以科學理論引路指向,以正確輿論凝心聚力,以先進文化塑造靈魂,以優秀作品鼓舞斗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廣為弘揚,時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斷涌現,文化藝術日益繁榮,網信事業快速發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堅定文化自信,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優勢,為統攬推進“四個偉大”提供強大精神激勵,就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強做優做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是要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針對新時代青年大多文化程度高、眼界開闊、思維活躍,但有的存在個人發展功利化、責任意識淡化、實踐能力弱化等新情況新問題,要在立德樹人上下真功夫、長功夫。在培育路徑上,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在培育方式上,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北京作為首善之區,必須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做強做優做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更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讓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個輪子”轉起來,比翼齊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特別要針對一些文化場所利用率不高、一些文化服務不合群眾口味等問題,創新思路和舉措,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切實解決文化產業中存在的結構不合理、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必須帶頭推出更多同新時代相匹配的文藝精品,實現從“高原”向“高峰”邁進﹔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有機結合、“輸血”和“造血”有機結合﹔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繁榮活躍文化市場。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必然要求講好中國故事,大幅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實現國家軟實力和硬實力相得益彰。當前,我國對外傳播綜合實力仍不夠強,中國在世界上有時仍然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困境,依然存在著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與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要推動觀念創新、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方式方法創新,堅持不懈抓頂層設計,按照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思路,逐步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熱情,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全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提高文化開放水平作出貢獻。與此同時,要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吸收借鑒國外有益文化成果,創新對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貿易方式,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北京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首要窗口,要發揮好外宣資源集中等優勢,帶頭宣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頭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了解一個更真實、更立體、更全面的中國。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12日 06版)

(責編:管若寒、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