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國家游泳中心將迎來首場冰壺比賽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新視點)

本報記者 趙展慧

2019年08月28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隨著最后一塊預制混凝土板安裝完成,北京冬奧會冰壺比賽場館——水立方冰場可轉換結構施工圓滿完成。繼世界最大奧運游泳館、世界最大膜結構工程、世界第一個多面體空間鋼架結構建筑之后,國家游泳中心又成為世界首個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雙奧場館、世界首個冰上和水上項目可同時運行的場館。

  “冰水轉換”承建方中建一局介紹,國家游泳中心將在保有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制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准賽道的冰壺場地,滿足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冰壺、輪椅冰壺的賽事需求。未來國家游泳中心將實現冰水賽事場地的雙向切換。

  目前,水立方冰壺場館改造項目的泳池已經覆蓋上了一排排1米見方的混凝土方塊,泳池上方已搭起鋼架,這一用於支撐冰面的可轉換鋼結構由2600根3米高、2米長的鋼材搭建而成。在搭建好防水層、保溫層等之后,這裡就會成為一座標准的冰壺比賽場地。按照施工計劃,今年12月水立方將迎來首場冰壺比賽。場館永久設施改造任務將於2020年7月完成。

  “水立方”如何變成“冰立方”?

  這可不是在平地上澆筑冰層那麼簡單!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侯本才介紹,轉換過程需經過5道工序,即把水抽干,搭設鋼架和支撐板,鋪上保溫層和防水層,安裝可拆裝制冰系統,輸送載冷劑將水面冰化,完成水冰轉換。改造最大的難度在於控制精度。冰壺比賽對平整度要求非常高,每平方米承受150公斤重量的情況下支撐結構變形不能超過1毫米。

  實現復雜的溫度和濕度分層控制,也是“水變冰”的難點。水上項目要求環境高溫高濕,冰上項目要求低溫低濕,兩者需求差距極大。冰壺比賽對賽場的要求更嚴苛,賽場的溫度必須按照3層控制:冰面溫度為零下8.5攝氏度﹔冰面以上1.5米處始終保持在10攝氏度﹔看台觀眾區溫度為16—18攝氏度,在為冬奧會冰壺比賽提供完美環境的同時,也為觀眾區提供舒適的環境。中建一局改造項目經理劉軍說,“冰立方”冬奧會冰壺場館改造過程中以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為基礎,結合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和設備,實現上述復雜的溫度和濕度分層控制。並且通過對智能建筑管理系統進行升級,實時監測、調控冰場溫度與空氣濕潤度。

  冬奧會期間,在“水立方”南廣場地下新建的冰上運動中心將供觀賽人群體驗冰壺運動。這一建筑也通過智能化的設計和建造實現節約土地和能源。比如增加膜結構空腔自然通風,夏季開啟自然通風降溫,冬季蓄能降低場館熱耗。設計大採光井及導光管,將室外的自然光源引入地下,通過自然採光的方式每年可節約用電2.6萬度,相當於一個家庭至少10年的用電量。冰上運動中心建成后不僅服務冬奧會,還將永久服務於推廣冰壺運動和群眾冰上健身,每年可接待10萬冰上運動愛好者。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28日 19 版)

(責編:張帆、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