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體育強國有了路線圖

本報記者  劉  峣

2019年09月04日07: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女排隊員在獲勝后慶祝。
  新華社發

  北京延慶太平庄中心小學學生在學校冰場上滑冰。
  新華社發

  中國(晉江)國際鞋業暨國際體育產業博覽會上的運動鞋涂鴉。
  新華社發

 

  體育強則中國強,體育興則國運興。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體育不可缺席、使命重大。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下稱《綱要》),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

  

  2050年建成體育強國

  什麼是體育強國?如何建設體育強國?《綱要》分3個時間階段提出了具體的奮斗方向,全面刻畫了體育強國的輪廓。從2020年、2035年到2050年,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總目標以及全民健身、青少年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體育對外交往等6個維度的具體目標。

  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全民族的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競技體育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體育產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導有力、社會規范有序、市場充滿活力、人民積極參與、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公共服務完善、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格局,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人民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體育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居於世界前列,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標志性事業。

  解決全民健身難題

  健身場地能不能多一點?對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綱要》提供了明確的解決路徑和政策指引,圍繞破解群眾“健身去哪兒”、健身場地不足等難題,對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健身、健康需求給予明確的政策保障、制度支持和服務指引。

  《綱要》提出,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制定並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因時因地因需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堅持大健康理念,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

  對於全民健身的發展目標,《綱要》的指標非常細化。例如,到203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准》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2%。

  在健身設施建設上,《綱要》則明確,加強城市綠道、全民健身中心等場地設施建設,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場所,並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小型體育場所﹔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的同時,有序促進各類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

  探索“三大球”發展道路

  中國足球能不能爭點氣?對於國人關注的、以足球為代表的“三大球”,《綱要》提出,要全面推動足球、籃球、排球運動的普及和提高,積極探索中國特色“三大球”發展道路,到2035年實現“三大球”與基礎大項實現均衡發展。

  對於我國“三大球”的發展情況,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表示,從問題角度來講,目前體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尤其是作為集體類的、受眾比較多的、參與人群比較廣的“三大球”,現在發展得還不夠好。

  “把‘三大球’項目單獨提出來,是為了更好地凸顯它們在整個體育發展過程中的帶動作用、影響力和受眾面。”李建明說,“三大球”的整體提升,離不開項目文化基礎的培養,要打好青少年訓練基礎,使“三大球”的發展建立在良好的基礎之上。

  根據《綱要》,我國將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三大球”發展道路,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三大球”訓練、競賽和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強化科技助力,提高“三大球”訓練、競賽的科學化水平。

  北京冬奧會全項目參賽

  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有何參賽目標?對於競技體育發展的近期和長期目標,《綱要》也作出了明確的回答:確保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殘奧會上取得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實現全項目參賽,取得我國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參賽史上最好成績。

  《綱要》提出,在保持傳統優勢項目領先地位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基礎項目﹔持續加大冰雪項目選材力度,惡補冰雪項目短板,不斷提高冰雪競技水平﹔扎實推進備戰工作,全面加強科學訓練、賽事平台建設、反興奮劑、綜合服務保障等工作,建立人才流動綠色通道。

  以冬奧會籌辦推動冰雪運動建設,也是中國體育發展的重要願景。對此,《綱要》明確,推進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積極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區,普及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為契機,弘揚冰雪運動項目文化。

  根據《綱要》,到2035年,競技體育要更好、更快、更高、更強,夏季項目與冬季項目、男子項目與女子項目、職業體育與專業體育、“三大球”與基礎大項等實現均衡發展,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體育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

  體育產業發展有多大空間?《綱要》提出,到2035年,體育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對於體育產業的這一重要目標,李建明表示,支柱性產業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起著骨干性、支撐性作用的產業。2014年到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24.6%,處在快速發展和上升期,預計203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量佔GDP的比重將達到4%,能夠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因此,這一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在產業體系建設和激發市場活力方面,《綱要》強調,要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體育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生產方式、服務方式和商業模式,促進體育制造業轉型升級、體育服務業提質增效﹔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體育企業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體育品牌,支持優勢企業、優勢品牌和優勢項目“走出去”。

  在擴大體育消費領域,《綱要》則明確,要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體育消費粘性,豐富節假日體育賽事供給,激發大眾體育消費需求﹔拓展體育健身、體育觀賽、體育培訓、體育旅游等消費新空間,促進健身休閑、競賽表演產業發展。

(責編:胡雪蓉、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