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第十一屆民族運動會

不同的盛會 同樣的目標——三場全國運動盛會的啟示

2019年09月17日09:03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不同的盛會 同樣的目標——三場全國運動盛會的啟示

  新華社鄭州9月16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亞楠、何晨陽、盧羨婷

  體育場上,追求卓越、突破自我﹔逐夢征程,榮光綻放、永不退場。16日,在河南鄭州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接近尾聲,56個民族數千名運動員歡聚中原共話友誼,傳遞出“中華民族一家親,攜手奮進新時代”的磅礡偉力。

  將時光回撥,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第十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七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相繼在山西太原和天津舉辦,一個多月來,三場運動盛會雖舉辦地點不同、參賽群體不同、比賽項目各異,但不同的盛會,卻傳遞出共同的價值追求:給予參賽者的出彩機會相同,夯實健康中國之基、促進文化交流交融的目的相同,展現奮進逐夢的力量相同。

  賽會:弘揚體育精神,夯實健康中國之基

  8月8日,全民健身日,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在太原開幕。

  二青會自行車賽場,甘肅小將彭鑫先后收獲三枚金牌。“我們練公路賽時,每天需要騎行近200公裡。憑著一股信念,我們咬牙堅持。”彭鑫說,“邁過那個坎,有時會突然感覺柳暗花明,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小宇宙何時會爆發。”

  彭鑫們的“小宇宙”通過二青會這個激揚青春、追逐夢想的舞台爆發了,透過二青會這扇窗,更多人也看到了新時代青年人用奮斗和拼搏演繹的青春故事。

  全民健身,需要全民參與。

  殘運會、特奧會,是殘疾人運動員展現自我的舞台。賽場上,他們向命運挺起不屈的脊梁,完美詮釋了人類頑強的活力和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

  來自四川汶川的羌族女孩尚婷是參加天津殘運會的四川女子輪椅籃球隊最小的隊員,她曾在2008年的大地震中,被埋在廢墟裡長達102個小時,因此失去了雙腿、左眼和左手食指。

  “體育對我,意味著圓夢與成長。”尚婷說,因為體育,她恢復得更快更好,“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很大的改變”。

  56個民族是一家,健康中國,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已有66年歷史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不僅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運動會,更是56個民族的大聚會。

  來自雲南保山市昌寧縣的彝族夫妻呂正南和段茂娟,是“挑箕樂”表演團隊的運動員。“‘挑箕樂’是德昂族男女青年在農閑時用挑箕進行的娛樂活動,體現了大家對生活的熱愛。”呂正南說。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期間,不少來源於生產生活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走出大山、跨過大河,來到河南鄭州。帶著泥土氣息的體育項目,既是對體育精神的詮釋,也是各族群眾生產生活面貌與精神面貌的展現。

  運動會,不隻局限於體育。青年、殘疾人、各民族群眾……三場運動會猶如一面鏡子,讓參賽者在當中看到了拼搏奮斗的自己﹔也如一扇窗,讓世人看到蘊藏其中的不屈體育精神,更展示出新時代中華兒女敢於擔當作為、勇於拼搏奮斗的精神品質。

  聚會:搭建交流平台,助力文化交融

  在上海頑酷族戶外運動俱樂部當滑雪教練的鄭百豪,沒想到他能獲得代表俱樂部參加二青會單板滑雪比賽的資格。

  “不敢相信,我還有機會站在青運會的賽場上。”鄭百豪曾是一名專業滑雪運動員,但他此前卻沒機會參加這樣高規格的運動會。

  二青會為鄭百豪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據了解,此次比賽項目從首屆的26個大項增加到49個。除傳統項目,還設置了很多符合青少年運動特點的跨界項目,並首次將冬奧會項目納入青運會,3.3萬名運動健兒在二青會舞台大展身手。

  二青會澳門體育觀摩團在觀摩“體育強中國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體育事業發展成就展”后,不少成員由衷地說,看到70年來祖國的體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和現在取得的輝煌成就,他們非常自豪。

  體育運動,也是殘疾康復的一種,而殘運會、特奧會恰好為殘疾人與健全人搭起交流平台。“在他們用汗水實現目標的拼搏中,我們為他們點贊,因為他們在挑戰自己的同時,為健全人樹立了榜樣。”觀眾李涌說。

  而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不僅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成就展、少數民族主題電影展映,運動會的火種採集地——登封觀星台也備受關注。這裡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保護較好的天文台,在世界上也屬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選擇在這裡舉行火種採集儀式,厚重的文化氣息扑面而來。

  “民族運動會實際上是民族文化的展示,通過運動會的形式,促進各民族相互了解,了解彼此的生活方式,了解彼此的思想文化,最終找到共同點,促進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黃旭東說。

  盛會:注重城市發展,詮釋以人為本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天津抓住舉辦殘運會的契機,踐行殘健融合“辦城”的理念。對19個主要比賽場館、接待酒店、火車站、機場、軌道交通及其他公共環境的無障礙設施進行了建設和完善。

  作為二青會主賽區,太原市不僅新建、改建了10余座高標准的體育場館,還新建了3座橫跨汾河兩岸的橋梁。帆船造型的水上運動中心、猶如飛機起航的濱河體育中心,以及3座氣派的汾河橋,都成為市民的“打卡勝地”。

  體育亦是民生,既要辦好盛會,更要造福於民。鄭州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契機,努力實現城市全方位的提質升級,讓民族盛會的成果惠及市民。本屆民族運動會的珍珠球、蹴球、射弩等比賽分別安排在鄭州師范學院、河南工業大學、鄭州市十一中等學校場館進行,多處體育場館的改造提升,為學生的體育訓練和市民的健身運動提供了便利。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斑斑駁駁的外立面,五花八門的橫幅廣告,老舊的鋁合金玻璃門……30余年前建成的鄭州體育館,與周邊其他建筑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為迎接民族運動會中的民族健身操比賽,鄭州體育館進行了升級改造。“變形”后的場館有了嶄新的灰色外牆,館內設施齊全。民族運動會結束后,這裡將是鄭州市民鍛煉的好去處。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臨近尾聲,廣西代表團射弩運動員梁小謀的兩位河南朋友,早已跟他約好閉幕后帶他看看鄭州的變化。

  “這幾年,各地發展都日新月異,到處都有新的變化,唯一不變的可能就是變化。”梁小謀說,這次運動會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中原大地的變化就是中國發展的縮影。(參與採寫:王浩宇)

(責編:胡雪蓉、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