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綜合

全國人大代表李玲蔚:經受住考驗的冠軍才是真正的冠軍

2020年05月27日08:14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經受住考驗的冠軍才是真正的冠軍——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李玲蔚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新華社記者丁文嫻

疫情為2020年做了特別的注腳,給所有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正在北京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李玲蔚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談論東京奧運會延期、體育的教育意義、科學指導運動健身等話題。她表示,經受住逆境的磨礪,才能成就真正的冠軍。

真正的強者

“大家都在經歷過去人生中或者運動生涯中沒有遇到過的事情,你挺過來了,你就是真正的強者。”李玲蔚說。

談及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她坦言,確實會給隊伍備戰帶來很大影響,更何況疫情依然在困擾全球,體育賽事何時能完全恢復如常仍沒有定論。

球員時期的李玲蔚曾在羽毛球場上所向披靡,她也格外理解運動員們當下的心情,建議做好隊員心理和思想層面的指導。“什麼叫備戰?備戰就是為比賽做准備。隻要想到后面有大賽,個人內在的潛力和激情就會迸發,目標非常明確。但如果戰線拉得太長,而且不知道未來哪一個月才能恢復比賽,每天的訓練就會變得很枯燥。”

對此李玲蔚表示,疫情停賽是被動之舉,但畢竟所有人都面臨相同的境遇。而且換一個角度看,一段停擺期,對國際體育界和奧林匹克運動也是難得的調整之機。甚至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反思,“把壞事變好事”。

她進一步指出,這段前所未有的漫長備戰期是休整的良機。“對個人傷病、技術等方方面面是一個重新修整組合的好機會。不是被動等待,而應積極利用,把傷病調整好,彌補自己的短板,老隊員則趁機休整。”

“要知道,你今天付出了,明天不一定看得到,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以后一定看得到。”她說,“我們就是要甘願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寂寞。隻要有這樣的定力,有這樣的工匠精神,我相信明年站在賽場上的時候,會展現不一樣的自己。”

李玲蔚認為,明年奧運會是檢驗運動員的絕佳平台,其中就包括檢驗疫情期間個人是如何安排訓練和生活的。

“當明年進入加速期,你此前儲備的東西夠不夠?技術是不是都准備好了?能不能接受高強度的比賽?這都是運動員綜合能力的體現。優秀運動員不是單純比別人跑得快、絕對力量比別人大,是要綜合處理好各種因素,最后才能誕生一個冠軍。”她分析。

“從這個意義上,明年東京奧運會的冠軍,我覺得是真正的冠軍。”

讓奧運留下精神遺產

“北京冬奧會一定會留下一大批遺產,留下許多場館設施,但我認為,精神層面的遺產同樣不可忽視。”李玲蔚說。

她認為,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一個重要方面,體育如何發揮好教育功能,目前仍有很大的施展空間。

“體育如何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體育不是單純指跑步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學會尊重規則、尊重對手、尊重裁判,教會青少年如何面對勝利和失敗,如何追求永不言棄,提升內在精神層面的素養。”

同時,運動還是一種化解壓力的方法。據報道,疫情期間有一些青少年出現了心理波動,因精神壓力過大而產生過激行為。對此李玲蔚表示,可以採取運動等方式進行疏導,通過運動中的交流合作、對抗競爭等,緩解壓力,調節情緒。

“目前這方面人們的意識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需各方一起努力。”李玲蔚呼吁。

健身呼喚科學指導

當今運動健身風潮正勁,李玲蔚對此也頗有感慨。她認為,應加強體醫結合,為健身提供科學指導。

她表示,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人民生命健康問題,近年來,全民健身、建設“健康中國”等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次疫情防控中也處處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思想,而疫情更是催生了男女老少健身的熱情,不過運動意外時有發生,大眾對運動健康知識的了解仍較為匱乏。

“首先,大家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並不了解。比如有沒有基礎病?是不是真的缺鈣?其次,不同年齡階段適合的運動也不一樣。《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到,到2022和203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要達到22%和30%。說明當前大家雖然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了,但仍缺乏對自己身體情況的辨別能力,缺少科學健身知識。”

她建議,體育和衛生部門應加強合作,加大運動健康醫學方面的科普力度,幫助大眾規避風險。同時,也需要更詳盡的科研分析,在科學數據的支撐下,指導民眾增進對自身的了解。“其實身體健康不僅靠運動,還受遺傳、飲食、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要通過醫學和體育兩方面結合,來指導民眾科學健身。”

此外,運動方案怎麼制定?什麼人真正需要運動處方?處方要怎麼開?李玲蔚建議,一旦涉及醫療領域,則需要由專業醫生來測試、評估和指導。她舉例說:“如果你要打羽毛球,我可以教你熱身,教你拉伸腰、關節、胳膊。但如果你還有基礎病,想通過健身輔助治療,那體育專業人士就很難做出這方面的傳授與把控了。”

她還提出,希望醫療機構開設運動健康門診或提供相關指導,為社區醫院配備既了解醫學知識又具備指導運動健身資質的醫生,真正讓體育在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發揮作用。

“把服務送到普通老百姓身邊去,送到跳廣場舞的人群裡,讓人民群眾切身受益。”李玲蔚說。

(責編:胡雪蓉、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