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移動互聯網發展催生線上馬拉鬆火爆
編者按: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簡稱《綱要》)。《綱要》詳細列出了我國未來體育建設的五大任務和九大工程,為中國體育強國建設規劃了路線圖。近期,人民網體育部開設《“體育強國”大家談》欄目,對標《綱要》中提出的明確目標和任務,邀請各相關行業官員、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等,結合體育事業發展現狀和未來願景,對《綱要》進行剖析和解讀。“新健身新路徑”系列圓桌是“體育強國”大家談的專題論壇之一。
人民網北京6月10日電(楊磊) 線上馬拉鬆為何如此火爆?互聯網運動能否成為未來全民健身主陣地?近日,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新華社高級記者汪涌,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譚杰,新絲路時尚集團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李小白,優客工場、共享際創始人、董事長毛大慶,悅跑圈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梁峰,自媒體丁丁RUNNER陳遠丁,做客由人民網體育部主辦的“新健身新路徑”系列圓桌,圍繞“線上馬拉鬆能否成為全民健身新起點”展開討論。
毛大慶認為,今年線上馬拉鬆賽事異軍突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跑友原本制定的線下參賽計劃都被打亂了。第二,因為近幾年我們各種跑步軟件越來越完備,這使大家可以在虛擬的環境下,完成一場實體的馬拉鬆比賽。第三,線上馬拉鬆非常靈活,能激發大家參加比賽的興趣。我認為非常認真地把線上馬拉鬆跑完的人,都是熱愛跑步的人。”
疫情期間,毛大慶參加了多場線上馬拉鬆,通過切身體驗,他認為線上運動值得大力推廣。“未來即使線下馬拉鬆恢復,我仍然認為線上馬拉鬆有很強的魅力,而且會成為大家日常在自由的時間、靈活的環境下完成馬拉鬆的另外一種方式。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近年來快速發展,我覺得如果能夠把線上馬拉鬆規劃得更精細、更有意思,可能會把馬拉鬆運動真正引入普通老百姓,讓大家靈活地完成馬拉鬆比賽。當然我覺得線上馬拉鬆也不能完全取代那些有品牌、有特殊意義的線下賽事,這兩個形式相輔相成。這會讓中國馬拉鬆比賽在世界上展現一種更有意思的風貌。”
唐維紅對毛大慶的觀點表示了贊同,她說:“我覺得線上馬拉鬆之所以火起來,原因很多。歸結起來,第一是時機,這次疫情讓很多人認識到了健康的重要、運動的重要。”
“第二,是一個抓手。跑步是一個低門檻、大家容易參與的活動。大家現在宅在家裡或者恢復一定范圍的活動時,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跑步。路跑對群眾體育、全民健身是很好的抓手,這也是促進線上馬拉鬆熱起來的一個原因。”
“第三,是基礎。最近幾年,馬拉鬆賽事一直在蓬勃發展,這兩年的賽事也在迅速增長,參加的人數也增加22%,這為線上馬拉鬆開展提供了人口基礎和賽事基礎。第二個基礎,是智能設備、運動軟件豐富發展,所以賽事很方便地立刻從線下轉到了線上。疫情期間,無論是在家裡跑步機上跑,或者開展別的活動,馬拉鬆的線上布局轉化很從容。這也是讓線上馬拉鬆能夠火起來的條件。”
汪涌認為,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了馬拉鬆運動的普及。同時,線上馬拉鬆很好地對線下賽事進行了補充。他說:“不是所有的跑者一開始都具備對長跑的熱愛,而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有文化、傳播、社交多種功能輔助介入。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帶動了許多社交平台發展,讓跑步有更多的社交的功能,所以我覺得這是跑步這幾年在中國爆發的特點。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助推,中國馬拉鬆不會像今天這樣爆發。”
“我同樣認為線上跑是不能替代線下跑的。但因為線下馬拉鬆容量非常有限,用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能夠讓全球各地的跑者在同一個時間參與同一個比賽,可以帶動更多的人進入其中。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發掘,我們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在賽事容量、文化上進行發掘。另外,人的生命、時間和空間都是有限的,但移動互聯網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性,可以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參加更多比賽。”
譚杰則表示自己對於眼下線上馬拉鬆的形式並不是特別理解,也不是很認同。“我不明白疫情以后,為什麼改成線上跑了,隻不過不能參賽而已,我覺得跑步和疫情沒有太大關系。所以我覺得’線上馬拉鬆’這個名字會誤導很多還沒有開始跑步的人。所以線上跑有沒有更好的名字?這個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事。”
譚杰也表達了自己理想中線上跑的模式。“比如我以前把八大院校的操場連起來跑,從清華出來進北大,從北大出來進語言大學、地質大學,就可以叫海澱區學院路馬拉鬆,就是現實裡面沒有的一個馬拉鬆,大家通過網絡參與,實地跑完這個線路,賽事的名稱一定要和線路產生聯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