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全民健身

讓全民健身超越“體育”——《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亮點解讀

2016年06月24日08:22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讓全民健身超越“體育”——《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亮點解讀

新華社南京6月23日體育專電 (記者王恆志 鄭昕 劉金輝)《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23日正式公布,作為“十三五”時期開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總體規劃和行動綱領,《計劃》相較以往,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對全民健身的“突破性認識”,將全民健身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有力支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名片。

《計劃》開宗明義,指出:“全民健康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全民健身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幸福生活的基礎保障。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因此,十三五期間要讓全民健身“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有力支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名片”。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劉國永表示,和以往比較,對全民健身的理解、認識、定位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我們的認識就是增強體質、強身健體,現在的認識已經超越了過去對體育的認識,現在不光是要健身,還要健心。上個周期我們把全民健身更多理解和定位在體育系統、體育行為,這個周期更多地理解為社會范疇,那麼它推動的方式也要通過融合發展,是體育和醫療、衛生、旅游、教育、文化的融合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副研究員郭建軍也認為,《計劃》最大的新意就在於強調體育不僅是體育系統的事,而是社會的事。“從單方面強調健身到提倡全面的鍛煉,這是新的計劃帶給我們眼前一亮的地方。比如鍛煉的成果,最終是要依靠醫學去界定的。不是說每天打球、跑步的人就一定是健康,因為其中存在一個科學評價標准的問題,這需要醫療領域的介入,而不是體育部門的判斷。進行體育和醫療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要有合作的機制。”

郭建軍認為,《計劃》全程在強調人的體育素養的提高,特別強調“科學健身”,這也是一大亮點。他說,在上一周期的《計劃》中,對於“科學健身”的描述內容少而層次低,更多是從形式上如何指導人們鍛煉而展開的。“然而新的《計劃》把進行鍛煉保持健康的很多方面都容納了進去,包括健身方法和手段,科學的監測衡量體系到器材裝備的科學等等。”

《計劃》提出的主要任務包括“樹立人人愛鍛煉、會鍛煉、勤鍛煉、重規則、講誠信、爭貢獻、樂分享的良好社會風尚”。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認為,《計劃》提出通過體育塑造良好的社會風尚,這是一大亮點,說明對體育的認知在發生變化,不再是簡單的強身健體。劉國永也說:“WHO(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健康的定義,是四維一體的,身體、心理、道德健康,還有社會適應能力,現代人參加體育鍛煉,不是簡單的強身健體,很多人參加體育鍛煉比如參加跑團,他還有社交需求,要融入社會,宣泄感情。”

一直以來,場地問題是制約老百姓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之一,劉國永說,和以往相比,《計劃》中場地設施這部分的篇幅比較多,就是希望能更有效解決場地量化監管問題。“過去這方面的問題,或者是法規、政策、標准沒有或者不健全,或者是有了卻監管和落實不夠,像這次‘毒跑道’的問題就是因為監管不夠。所以這個計劃發了之后,我們會有更具體可行的方案來監管落實。”劉國永說。

此外,《計劃》提出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能夠明確看出希望以全民健身來“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計劃》還專門提出要加快發展足球運動和冰雪運動,在當前深化足球改革和籌備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出《計劃》希望借助這兩股“好風”,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以及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服務的願景。

(責編:胡雪蓉、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