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全民健身

惠全民、促健康、筑強國 中國體育邁入全民健身時代

楊喬棟 楊磊
2017年08月08日16:42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魏秋月高舉第十三屆全運會火炬)

2017年8月8日,第九個全國“全民健身日”如期而至。

作為中國后奧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體育節日,全面健身日最初是為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滿足人民群眾體育需求而設立。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體育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心體育工作,親自謀劃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當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的觀念愈發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日的容貌換了新顏,時代也賦予了它全新的意義。

在第十三屆全運會開幕前夕,第九個全民健身日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助力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筑造健康中國,志在為建設體育強國添磚加瓦。

(上海市民體驗科學健身指導)

惠全民

全民健身彰顯體育為民服務

體育為誰服務?在新中國體育事業剛剛起步的時代,為了讓中國體育快速走上世界的舞台,體育工作將重心全部集中在了競技體育上,培養了一批高水平運動員,中國乒乓球、中國女排成了那個時代每一個國人的情結和驕傲。而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讓世界看到了一個今非昔比的中國,更是將中國競技體育推向了巔峰,而且也將埋藏在國民內心深處已久的體育之火完全點燃。也正是從那時起,中國體育開啟了對體育該為誰服務以及如何服務的全新探索。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浪潮下,習總書記提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道出了百姓心聲﹔今年年初,在全國兩會期間,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在“部長通道”上表示,大力支持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加百姓在體育事業發展中的獲得感﹔今年四月,19項群眾體育賽事被正式新增入第十三屆全運會,旨在激發百姓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和賽事的熱情,增加普通百姓的參與度和獲得感。體育“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觀念逐步回歸,且深入人心。

前不久,全運會群眾賽事率先拉開了十三運的大幕,也為全面深化體育改革、貫徹落實“全運惠民 健康中國”開了一個好頭。無論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馬拉鬆,還是“久別重逢”的棋牌、航空、航海模型,或是新興時尚的輪滑、攀岩,每個項目都鐫刻著利民惠民的烙印,突顯出了體育為民服務的功能,老百姓既強身健體,又樂在其中。

如此背景下,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備受關注。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在2017全民健身日通氣會上表示,2017年8月8日前后,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大規模的全民健身高潮,活動內容基本覆蓋了各類運動項目,以擁有較好群眾基礎的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和足球等項目為主,同時輔以廣場舞、氣功、太極拳健步走和登山等活動。

8月8日,天津,第十三屆全運會火炬傳遞接力正式開跑,同時也標志著天津全民健身系列活動的大幕開啟﹔北京,第八屆全民健身夏日廣場在鳥巢前揭幕,千余名精神矍鑠的老人通過不同體育活動展示了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健康和活力﹔上海,復興公園裡人頭攢動,運動康復、運動營養等方面的專家團隊,為市民帶來科學健身指導﹔黑龍江,為突出“三億人上冰雪”主題,結合仿真冰雪技術,開展系列冰雪主題活動﹔浙江衢州等地則開展了由參加全運會和浙江省體育大會獲獎運動員進行的跑步、健身氣功、太極拳、拔河、攀岩等展示活動,同時配套開展國民體質檢測活動﹔陝西黃陵等地舉辦了以群眾登山為主要內容的全民健身活動,全國各地不同層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形成有效聯動,共慶全面健身日。

當全民健身日將體育為人民服務的功能最大化,全民健身日也就真正成為了全國人民的節日。“體育惠民”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激發老百姓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共享體育改革發展成果的動力源泉。

(寧夏不同年齡的學生參與陽光體育大會)

促健康

全民健身強化體育個體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2015年,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尤其是提出了“發展體育事業,推廣全民健身,增強人民體質”的18字方針。

與此同時,隨著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國的經濟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取得了質的飛躍。物質生活水平的豐盈,生活條件的改善,老百姓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升。

據報告顯示,當一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00美元,民眾將對體育健身有所需求﹔達到5000美元時,健身休閑消費需求明顯上升﹔達到8000美元時,體育健身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以狂熱的馬拉鬆現象為例。據統計,2011年,在中國田徑協會注冊備案的馬拉鬆及相關路跑賽事隻有22場, 2016年,國內僅注冊在案的路跑賽事猛增到328場,比賽城市涵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33個城市,卻依然無法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跑步需求。有業內人士估計,2017年全國路跑賽事有望超過600場,參賽人數有望突破500萬。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8000美元,體育健身消費時代悄然來臨。

不可否認, 我國自1995年開展全民健身計劃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8·8全民健身日”的確立,無疑加速了全民健身活動的蒸蒸日上。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澱,全民健身的參與度、目的性顯著提升,運動方式較之以往也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全民健身日的平台,老百姓獲得了健康,體育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當前,全民健身日活動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健康為目標”,把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通過開展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另外,體醫融合的新形勢下,關於體育、醫療、健康三者的討論更是不絕於耳。對於民眾而言,在“花錢去醫院”和“自覺去鍛煉”之間,大多數人毫不猶豫選擇后者。據了解,在今年全民健身日活動期間,上海舉辦體醫結合的主題活動,旨在讓市民學會一項運動,逐步養成科學健身、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

(全國老年體育健身主題示范活動在池州開幕)

筑強國

全民健身夯實國家體育目標

群眾體育是體育強國建設的根本,離開了根本,體育強國無從談起。如果說第十三屆全運會將群眾賽事納入其中,昭示著國家深化體育改革的決心。那麼,保持全民健身日的優良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不斷擴大群眾基礎則是建設體育強國的必經之路。

2016年,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首次提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同時,《計劃》還提出“到2020年,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全民健身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源”。對此,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司長劉國永表示,全民健身已經超越簡單的強身健體,而是與經濟、教育、文化、養老等事業相融合,形成了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

今年,全民健身日活動充分考慮各地區、各民族、各人群參與活動的需求,有示范活動的“點”、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活動的“線”以及各省區市活動的“面”,形成點線面結合,全國聯動。經初步統計,今年參與全面健身活動的群眾預計超過9000萬人次。

全民健身參與基數的不斷增長,勢必帶動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劉國永還強調,體育產業要實現大發展,關鍵在全民健身。可以預見,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的政策引領下,體育改革將得到進一步深化,而作為全民健身風向標的全民健身日活動,將極大刺激健身休閑、體育培訓、體育場館運營、體育賽事服務、體育用品制造等,為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注入強大活力。

此外,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和群眾體育的穩步提升也必將“反哺”競技體育,對拓展夯實競技體育的項目基礎和人才基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倫敦舉行的2017年田徑世錦賽中,大眾馬拉鬆選手劉慶紅代表國家出戰,以2小時52分21秒完賽、在92名參賽選手中位列第65名,完成中國大眾選手代表國家出戰田徑世錦賽的首秀,這便是一個鮮活的范例。與此同時,在全民健身浪潮的推動下,國民體質將大幅提高,國家形象和國民形象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這也是體育強國所必需的。

總之,在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征程中,全民參與、全民健身是實現健康中國的根本保障。全民健身日的設立,其目的是為了引導群眾體育新思路、展示全民運動新成果,普及全民健康新理念。 當“金牌至上”的傳統體育觀逐漸被全民參與的健身浪潮淹沒,變舉國體制為全民健身,以個人的興趣愛好而不是獎牌獎金來激發運動的熱情,才是對奧運精神最好的發揚,才是實現體育強國夢的根本保障。

(責編:楊磊、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