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全民健身

科學運動,客觀認知,科技助力——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謝敏豪

丁文嫻 吳俊寬
2020年05月25日09:04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科學運動,客觀認知,科技助力——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謝敏豪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記者丁文嫻 吳俊寬)突如其來的疫情激發了民眾對健身的熱情,也讓更多人認識到科學適度運動的重要性。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建議,運動要循序漸進,同時要客觀認識運動處方的作用。

  循序漸進是運動原則

  謝敏豪今年帶來了一個有關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提案。他表示,近年來全民健身的熱度本就很高,疫情讓更多人意識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倡導全民健身也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裡。

  據他觀察,疫情期間的體育活動出現了一些新形式,“不管是直接參加體育鍛煉,還是舉辦或觀看比賽,都進行了方式的改進與反思”。很多賽事活動從線下移到線上,一些國家隊舉行了多地同步、網絡直播的選拔賽,居家鍛煉的形態也更加多樣。他認為,太極拳、八段錦等中國傳統的健身方式都可以在家裡進行,效果也不錯,類似的項目可以進一步挖掘推廣。

  不過運動需合理適度。近期發生的因運動不當導致受傷甚至死亡的案例令人警醒,謝敏豪提示:“健身最強調的就是循序漸進。”

  他舉了自己工作時的例子,“在功率自行車上給人做無氧運動測試的時候,也就是通過竭盡全力做一項運動來測試人的無氧運動能力,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備活動,比如20分鐘到半小時的跑步,活動開再測試就沒事。但是如果有人偷懶,准備活動不足,測試后會很難受,甚至會嘔吐”。

  同時他建議,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鍛煉之前最好去專門的機構進行評估。“尤其要提醒高血壓病人,血壓高是因為血管質量出了問題,而運動通常要升高血壓,給血管更多的壓力、更大的刺激,如果控制不好就會破壞血管,甚至帶來致命的后果。”

  客觀認知運動處方

  全民健身熱潮下,運動處方的說法越來越流行。謝敏豪首先澄清,處方是一個專用詞,需要由具備相關資質的醫生等開具,通常是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我個人認為,普通人日常鍛煉身體叫運動方案更合適。”

  至於運動處方,謝敏豪介紹,很早就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比如腦中風患者要逐步鍛煉肌肉力量,可能要從走路學起,康復醫生制定方案、康復治療師指導病人運動,這就是運動處方的應用。而近年來,運動處方逐漸受到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關注,幫助其加強肢體鍛煉、心肺功能鍛煉,提升身體素質,緩解往疾病方向發展、或加重疾病的趨勢。

  從行業從業者角度,謝敏豪認為,這些年高等教育中逐步建立起運動康復等專業,相關人才的培養越發受到重視,醫生也更注重運動科學知識的學習。“以前有的醫生說建議適當運動,可多少是適當?所以一定要具備資質的醫生來開具運動處方。一個真正有效的運動處方要很慎重,要根據科學依據制定,且科學地實施。”

  他強調,要客觀看待運動處方的作用,它只是一種輔助治療疾病的手段。病症很輕的時候,運動也許能夠緩解一部分症狀,但是運動替代用藥一定要慎重,要經過嚴格評估和醫生的監督。此外,運動處方的開具需因人因症,根據個體差異量身打造。

  “至於所謂的‘運動抗疫’,運動當然有很多益處,確實運動能夠提高免疫功能,這次疫情中也發現體質差的、年紀大的、有基礎病的病人更容易發展成重症。但是否運動跟是否會感染並沒有必然聯系,即使是運動員也同樣會感染。”

  全面推進國家隊營養保障工作

  謝敏豪介紹,如今運動員營養問題得到高度重視,被提升至跟訓練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從去年起加大了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起運動營養師隊伍,為基地餐廳及部分國家隊配備了營養師。今年還跟中國營養學會合作,啟動修訂運動員膳食營養標准工作。

  “特別是冬季項目,這次冬奧會力爭全項目參賽,很多項目我們的發展經驗都是空白,這些運動員到底吃什麼?需求什麼樣?都還在探究。”

  謝敏豪介紹,在短道、花滑等隊伍訓練的北京首鋼基地,餐廳配備了智能餐盤,實時記錄運動員所拿取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方便對膳食攝入情況進行跟蹤和評估,“科技冬奧”無處不在。此外,還有臨床、運動營養等領域的專家為運動員們服務,指導運動員用餐、解答疑惑、普及知識。

  “我們也計劃給隊醫進行相關培訓,希望未來隊伍在外集訓時,隊醫能夠在營養保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謝敏豪說。

  好在如今運動員們也越來越重視營養工作。“最關鍵的還是運動員自己。有意識,有知識,還要自律。”他總結道。

(責編:楊磊、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