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到“雲端” 互聯網賽事為全民健身“加速”
30日,為期14天的2020全民雲端三項賽(全國總決賽)落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48名入圍選手,通過預賽、1/8決賽、1/4決賽、半決賽、總決賽的層層對決,最終產生了三個單項賽的全國總冠軍,多名選手更是再次刷新了賽會記錄。
據了解,這已經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客廳馬拉鬆”發起的第35場線上PK賽。這些借助互聯網平台進行的“雲端”賽事,在全民助力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填補了運動愛好者無處可跑、無賽可比的缺憾。“互聯網+體育”的賽事模式,也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鍛煉方式與生活習慣。
“雲端”較量收獲滿滿
此次舉行的2020全民雲端三項賽(全國總決賽),共包含平板支撐、單腳站立和靠牆靜蹲三項內容。雲端賽事不限場地、不設門檻的比賽機制,大大降低了運動愛好者的參與難度,在“雲端”一較高下的場景設置,也調動了體育人“爭強好勝”的進取心。
最終,經過總決賽十余天的比拼,來自河北唐山玉田跑團的苗愛東,以14分06秒成績奪得線上平板支撐大賽冠軍。來自河南鄭州跑步兵團的朱亮以10分53秒的成績奪得線上單腳站立大賽冠軍,而他此前在1/4決賽中創造的19分52秒的成績也成為該項賽事的賽會記錄。此外,朱亮還在線上靠牆靜蹲大賽中以16分31秒的成績再奪桂冠,成就雙冠王。來自陝西興平鐵杆跑團的陳穎在該項賽事1/4決賽中,創下了21分44秒的賽會記錄。
30日晚進行的全民雲端三項賽全能王PK中,朱亮以24分的最終積分奪得全能王桂冠。陳穎以20分的最終積分獲得第二名,第三名則由苗愛東以18分的最終積分獲得。
除了在“雲端”一較高下,更多人在這場比賽中收獲了快樂和自信。來自雲南大理的61歲藝術團舞蹈演員姜麗娜,退休之后在大理深度跑團做一名志願者。在此次平板支撐全國總決賽中,她以11分46秒的成績闖入16強,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也讓她堅定了從志願者轉向跑團成員的信心。
創造線上靠牆靜蹲大賽賽會紀錄的陳穎,雖然全馬最好成績已達到3小時32分,但對於自己創下賽會記錄並拿下全能王比拼第二名的成績還是頗感意外,“真沒想到自己能這麼厲害,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在太令人興奮了!”
在 “雲端”賽場,每位選手依舊可以把自己對運動的熱愛和堅持詮釋得淋漓盡致,甚至屢屢打破自身極限,一次次刷新著自己的成績。在這裡,他們收獲了運動帶來的快樂,也享受著挑戰自我帶來的成就感。
線上平台填補缺憾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體育賽事遭遇重創,賽事停擺、場館關閉的現狀讓體育愛好者一時無所適從,該如何堅持鍛煉成為難題。
為響應國家號召、充分調動全民體育鍛煉熱情,並在特殊時期號召和帶領大家積極運動,國家體育總局年初就開始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自此,“雲健身”逐漸成為很多人疫情期間的必修課,開發“雲課堂”“雲賽事”,則成為不少健身企業、體育從業者的選擇,“客廳馬拉鬆”便這樣應運而生。
“客廳馬拉鬆”通過居家鍛煉內容、直播教學、線上馬拉鬆、線上PK賽等形式,創新並打造了疫情期間的“新型全民健身平台”。據悉,自2月21日起,“客廳馬拉鬆”便攜手多地賽區和當地跑團共同發起“線上平板支撐大賽”“線上單腳站立大賽”“線上靠牆靜蹲大賽”等系列賽事。
這種居家跨地域進行的線上PK賽,以新穎的形式和便捷的參與方式有效彌補了大眾無賽可比的缺憾,也極大調動了人們居家堅持鍛煉的積極性。
疫情期間,線上比賽吸引了眾多“草根運動達人”的參與,不同職業、不同地域的他們,通過賽事相互認識,也在這一自我展示的平台上盡情釋放著運動的激情。
經過三個月的比拼和層層選拔,來自北京、上海、廣東、黑龍江、新疆、陝西、河南、河北、福建、甘肅等多地的“草根高手”最終匯聚全國總決賽的“雲端”賽場上。在入圍各項比賽全國16強的選手中,年齡最大的有61歲,年齡最小者12歲。無論是年齡分布還是地域跨度,線上賽事都體現出了自身的吸引力。
這些運動達人通過平板支撐、單腳站立、靠牆靜蹲等線上PK賽的耐力考驗和毅力挑戰,上演了多場全國多地參與、實時同屏的“互聯網+體育”創新競技比拼。
而隨著居家鍛煉健身逐漸被大眾認同並參與,這樣“全民健身+互聯網”的賽制形式,也成為新形勢下的一種潮流。
互聯網辦賽需要創新
就在29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總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體育工作領導小組關於有序恢復體育賽事活動的指導意見》,指出全國性馬拉鬆等人群聚集、跨區域舉辦的群眾性體育賽事和活動以及國際性、全國綜合性體育賽事暫不恢復。
這讓滿心期待后疫情時期路跑賽事盡快恢復的跑友有些失落,也預示著短時間內參與人數眾多的線下群眾體育賽事仍將難以開展,“線上賽”在較長時間內,還將扮演幫助大眾參與體育比賽的重要角色。畢竟,就連擁有上百年歷史的波士頓馬拉鬆,也在近期宣布取消今年比賽,改為“線上跑”。
其實“線上跑”並非新興產物,此前已有多場賽事配套“線上跑”活動,各類跑步APP也自發組織開展過大量主題各異的“線上跑”賽事。盡管並不少見,但此前的“線上跑”卻更多扮演著線下馬拉鬆的“補充”角色。疫情期間,線上賽事成為絕對意義上的主角,如何扮演好這一角色,並以此產生更大價值,成為整個行業的命題。
與傳統線下賽事相比,線上賽事體驗感欠缺、現場性不足、盈利能力薄弱、贊助商權益回饋不足等問題長期難以解決,極大影響了線上賽事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克服這些難題,事關線上賽事能否真正成為新主流,也決定著賽事組織者、運營方能否轉“危”為“機”,在疫情沖擊下,實現涅槃。
可以說,互聯網給了體育賽事“續航”的平台,但也給參與者設置了諸多難題,如何通過創新“破題”,讓互聯網賽事更具生命力和商業價值,需要整個行業去探索和努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