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国内足球

足代会前夕 《人民日报》连发五文纵论体育改革

陈华

2014年01月13日08:20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职业化没有错,错在不彻底

6日至10日,《人民日报》体育版连发五篇《关于体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思考》系列报道,将焦点对准 “公共体育服务”、“三大球改革”、“民间体育”和“体育发展大局观”等方面,提出了公共体育服务缺失、三大球“管办不分、政企不分”等问题,并提出“为社会体育组织正名”、“重构而非修补体育改革发展模式”等建议。

  本月21日,中国足球代表大会将在香河基地召开,此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承诺,足代会要推出足球改革的相关措施。足球是中国体育改革的排头兵,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人民日报》这五篇直指体育改革核心问题的文章,让外界揣测其具有深意。

  关键词:管办分离

  以足球篮球为标志的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走过了20年,其间乱象频出、质疑不断。中国三大球成绩滑坡、人才凋零、市场无序,与大众的关注和期待形成强烈反差。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人民日报》文章认为:“足球篮球并非错走了职业化之路,种种问题反复出现的更主要原因是政企不分、管办不分、职业化改革不彻底所致。职业联赛的本质是给社会提供一个高水平、富有观赏性的赛事产品,其发展应当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由市场规律主导和调节。”

  中国足球职业化20年来,在俱乐部准入机制、自由转会制度等方面已初具国际通行的规则体系。然而,由于代表行政力量的管理中心和社团性质的项目协会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让改革无法深化、到位,也让联赛被贴上了“伪职业”的标签。

  一名熟悉情况的圈内人士透露,“和当年的职业化一样,足球或许会再度扮演改革先锋的角色,足球领域的管办分离肯定来得最早。未来,或许会设立一个类似体育改革委员会的机构,决策和主导三大球管办分离的改革,吹响体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号角。”

  突破口:社会组织

  职业体育要管办分离,行政部门的职能势必发生转变,就需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到满足大众体育文化需求上。眼下的体育公共服务有很浓的行政色彩,草根体育组织活力不足。突破口在哪里?

  政府、社会和市场,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三驾马车”,社会体育组织在利益竞争中处于弱势。体育社团组织具有官方和民间两重性,负责人多为兼职,客观上造成过度依赖政府。同时,存在着大众体育需求多元与供给简单的矛盾。

  前年举办的“上海市民运动会”,带来的是办赛模式和参与主体的彻底改变。上海的体育职能部门进行监管和指导,上海市游泳协会等一批体育社会组织走上前台,承担起办赛的主体任务,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人民日报》文章表示:单靠政府部门编制有限的专职人员去满足广大群众对体育多样化的需求,无论怎么做都是杯水车薪。社会体育组织理应成为激发大众体育活力的主力军。能不能为社会体育组织“正名”、“松绑”,设定积极培育、有序引导的规划,为民间体育活力增长释放更大空间,让体育发展模式真正“接地气”,考验着主管部门的改革视野和转型勇气。

  升级点:职业体育

  前天结束的2013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中,以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和李娜彭帅网球“金花”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大获全胜,这既是中国体育迷认可职业体育理念的证明,也是体育选手对职业精神的最佳诠释。

  中国体育的成功,得益于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的完美结合。不过,从世界主流的竞技体育价值观来看,奥运会只是一个重要方面,并非唯一。

  除了奥运会,还有一个更高端、更具影响力的竞技体育领域,那就是职业体育。欧洲五大足球联赛、NBA篮球网球四大满贯赛、F1赛车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职业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产业。在美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堪比好莱坞,但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力量太弱,以至于体育产业走入了“办赛事就是拉赞助”的误区。此外,体育部门重管理、轻服务的想法和做法并不少见。《人民日报》文章认为,“体育改革倘若只是修修补补,很难如文化体制改革那样风云激荡、硕果累累。唯有加快推进体育改革的顶层设计,重构发展格局、重塑发展模式,才能真正激发体育活力,让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

(责编:张帆、杨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