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改革重点不在金牌榜 改变政绩观仍很难

2015年01月29日09: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全运会改革重点不在金牌榜 改变政绩观仍很难

  已经成为集中暴露中国竞技体育各类奇闻、丑闻的全运会,即将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依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月26日对外公布的《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

  《通报》对实施这一改革措施的解释为,“为了扭转金牌至上的政绩观”。

  但取消金牌榜能对扭转金牌至上的政绩观产生多大作用呢?全运会赛场上频发的丑闻能明显减少吗?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取消金牌榜拯救不了丑闻缠身的全运会,而且,这一改革举措甚至显得有些矫枉过正。

  取消金牌榜易,改变政绩观难

  一位地方体育局官员向记者表示,“全运会不公布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排名榜,不表示这些榜不存在。国家体育总局不公布这些榜,但各个地方体育局肯定会自己计算各队的成绩,然后再私下排出这些榜。”

  这位体育局官员对体育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早有深刻感受。2010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就在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上率先进行了由一二三等奖取代金银铜牌,同时取消金牌榜的改革,旨在淡化金牌意识。但这位地方体育局官员在率队参加该届全国体育大会时却发现,各个代表队仍在计算各自的一二三等奖成绩,并进行私下排名。“金牌榜的形式是取消了,但实质仍在”。

  不仅地方体育主管部门“金牌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就是在国家层面,所谓的淡化金牌也更像是在做表面文章。一位参加过去年南京青奥会的中国教练告诉记者,青奥会本是青年运动员交流的盛会,淡化金牌是青奥会的主旨,但他却在青奥会期间感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金牌任务压力,“在中国代表团驻地的一面墙上,每天更新各参赛代表团的金牌数。无形中就给教练员和运动员增加了成绩压力。对外说不重视金牌,对内还是老样子”。

  在北京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看来,取消金牌榜对净化全运会环境的作用可能很小,“因为各级政府对体育主管部门的政绩考核标准没有变”。

  2013年辽宁全运会期间,西部某省一位体育局局长就曾向记者抱怨,他们有一枚必夺的金牌因为裁判不公而旁落,由于该省在全运会上的夺金点很少,失去这枚必夺的金牌,很可能意味着该省代表团无法完成省政府下达给省体育局的全运会任务,同时影响该省在西部几个省市区中的名次,这让体育局的几位主要领导焦急不已。

  实际上,没有哪个省的体育局领导能够安安稳稳地度过整个全运会,这位体育局局长表示,“每个代表团都是带着成绩任务参加全运会的,这既包括金牌数,也包括在各省中的名次。完成任务的,回去论功行赏,后面的4年也能向政府申请到更多的人、财、物。完不成任务的,回去之后就等着作检讨吧,更重要的是,政府很可能减少对体育部门的投入。”

  为了完成全运会任务,“三不顾”就成了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准则,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向记者表示,“‘三不顾’就是为了达到成绩目标不顾脸面、不顾手段、不顾代价。”

  “金牌至上”的观念对中国体育荼毒深重,但各级政府对体育部门的考核“唯金牌论”无疑也是看不见的推手。在去年12月举行的201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就在作工作报告时表示,各级政府应当更合理地对体育部门进行政绩评价,他说,“体育总局2015年将着手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分门别类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我们还要积极与各地方党委和政府沟通协调,在评价体育部门工作时,不仅仅以全运会、省运会金牌成绩作为单一标准,而要以全面工作的综合成效考核工作。”

  淡化金牌与强化金牌扭曲并存

  “所以,全运会取消金牌榜虽然体现了中国体育界希望淡化金牌观念的积极信号,但是不是真有效果,还要看后续的很多工作。”王宗平表示,“第一看全运会设项是不是继续围绕奥运转,如果是,那说明我们各级体育部门对金牌仍然是重视的,因为国家的奥运战略就没有变;第二,那些在全运会上拿到金牌的运动员、教练员,是不是还会受到地方的重奖和得到很高的政治待遇,如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等。全运会金牌所裹挟的利益不剥离,就不可能真正淡化金牌。”

  但无论是全运会与奥运会脱钩,还是全运会金牌选手不受重奖,对于中国体育主管部门来说,都是很难自己解决的问题。

  中国竞技体育是以奥运争光计划作为最高目标,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奥运争光计划取消了,中国竞技体育的现存体系也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至于地方重奖全运会金牌选手,这是专业训练体制下,中国运动员获得经济回报的最重要来源,如果没有地方重奖和附加的各种政治待遇,中国专业运动员培养体系也会失去最诱人的一面。在一名地方体育局长看来,体育主管部门如果在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彻底改革,无异于“自杀”。

  因此,在过去几年,中国的体育主管部门一面强调淡化金牌,一面却在做着强化金牌意识的事情。

  “2013年全运会,东道主辽宁在三大球项目上设置了72枚金牌,三大球项目的冠军按三枚金牌计算,亚军算两枚金牌,第三名也有一枚金牌,按照男女组别和参赛选手年龄段的不同,一届全运会上共产生三大球72枚金牌,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王宗平表示,因为从国家体育总局来看,要想激发地方发展三大球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全运会金牌数,“但这个做法究竟是在淡化金牌,还是在强化金牌呢?”

  “可笑的是,我们在全运会上这么重视三大球,在去年的仁川亚运会上,我们的三大球却没有得到一枚金牌。”

  中国实施的奥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而且加倍计算金牌数和奖牌数的政策也是一个强化金牌意识的典型。“奥运会都已经结束了,你在奥运会上的成绩怎么能带入全运会呢?”王宗平表示,“竞技体育不是有句话,叫‘走下竞技舞台一切从零开始’吗?那么,为什么还要把奥运会的金牌带进全运会?”

  全运会改革重点不在金牌榜

  孙福明的假摔、男篮赛场的投自家篮筐、花游双胞胎姐妹的含冤、橄榄球赛场的罢赛……回顾近几届全运会,丑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已退休的浙江省体育局原局长陈培德,曾经以一个体育人的身份公开表示,“应当取消全运会。”全运会丑闻缠身,真正导致这些丑闻发生的不是金牌,而是金牌背后扭曲的政绩观、利益观。取消了全运会,所有这些问题也就一了百了。

  近几年,“取消全运会”的声音也在社会上不绝于耳。

  但在金汕看来,取消全运会的难度很大。

  “中国竞技体育体系的基础是全运会,体育人才的培养仍需要这个平台。一旦全运会取消了,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会立即丧失了最重要的平台。那样的结果也是非常惨重的。从长远来看,全运会可以取消,但眼下,在中国的校园体育、社会体育、职业体育还没有发展健全的时候,全运会还是需要的。”

  问题在于,全运会应该怎样进行改革。

  金牌榜绝对不是导致全运会一次次爆发丑闻的罪魁祸首,王宗平认为,取消全运会金牌榜的做法矫枉过正,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而且,“作为一项国家级的运动会,金牌榜是一个吸引公众眼球的重要手段,取消金牌榜,无疑不利于培育全运会的品牌价值。”金汕表示,“奥林匹克追求的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奥运会也有金牌榜,全运会的那么多问题,真的是金牌榜带来的吗?”

(责编:实习生 邢炜炜、杨磊)

体坛热点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