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综合>>网球
人民网>>体育>>正文

“后李娜”时代中国网球后继乏力 培养才是出路

2015年02月02日08:26  来源:新闻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后李娜”时代 中国网球后继乏力 培养才是出路

  上周五,腹部手术伤愈复出仅仅两个月的郑洁,为中国网球撑起了最后一根脊梁。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双决赛上搭档詹咏然最后拿下亚军。很多人说,即使郑洁在此时此刻当即宣布退役,那么她也有足够的资本骄傲离开,但事实上,老实的四川姑娘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她甚至收回了之前可能退役的言论,表示还需要时间好好想想。

  这么说在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不免感到荒凉。2006年,正是郑洁和晏紫一起在这里开辟了中国网球的新天地,而现在,却依然需要这位老将来收拾残局。这似乎是比网球市场寒冬,更让人尴尬的现实。

  一夜回到十年前

  纵观澳网,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一夜之间,中国网球又再度回到了十年前的摸样。

  今年澳网,中国军团一共有6人参加女单第一轮。但除了彭帅之外,包括刚做了腹部手术的郑洁在内,其余5朵金花提前凋谢。郑洁输给中华台北选手张凯贞,时隔8年再次遭遇澳网一轮游。郑赛赛以两个4∶6败给斯洛伐克美女汉图楚娃,张帅不敌19号种子科内特,段莹莹输给美国名将马泰克,首次出战澳网正赛的王蔷不敌斯洛文尼亚选手赫尔科格。

  其中,张帅已经26岁,这次是她第13次征战大满贯,单打首胜对她来说还是一道难以突破的坎。而她只不过是中国女网在大满贯上最无奈的体现,综合来讲,女单首轮中国军团情况都是比较危急,就连“幸存”的彭帅,也是在赛中接受暂停医疗后拿下的比赛。老兵太老、新人太嫩,依旧是中国金花的标签。

  唯一可以说道的,是这次广东姑娘徐诗霖的横空出世,作为今年澳网青少年组的头号种子,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没接受“举国体制”熏陶的运动员,年仅17岁的徐诗霖一亮相就吸引了国外媒体的注意,但事实是,她最终在青少年组第三轮被一名不知名的英国小将横扫出局,自此,也算是断了所有中国球迷对于澳网女单的念想。

  国内网球土壤贫瘠

  说起这位徐诗霖,今年在国内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回响。而另一边厢,《纽约时报》 把《下一个李娜》的标题送给了她。

  外媒如此器重,主要是因为徐诗霖的出身。这位出生在广东中山的新生代球员,8岁开始就在美国学打网球。作为网球教练的父亲许杨四处打工,为徐诗霖筹措昂贵的学费,课余父女俩只能在美国的公众网球场练球。这样的“苦读”生涯持续了3年,直到11岁的徐诗霖凭借天赋和成绩拿到了美国国际网球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这个故事怎么看都是一出励志剧,但在中国网球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它似乎没有生根开花的土壤。中国女网“黄金一代”从小基本是受着举国体制的滋养,翅膀硬朗后才在时代的大潮中赢得单飞的新政策。反观徐诗霖,即便她有相当高的网球天赋,但她从小就是靠父亲靠自己的力量在成长。莎拉波娃17岁的时候,已经在温网决赛中战胜小威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徐诗霖17岁的时候还在大满贯赛事的青少年组混迹。除了球员个人的天赋差异外,这充分表明中国在环境及土壤方面与真正网球大国的差异。此外,就在上周,徐诗霖曾说,她的目标是在20岁之前赢得大满贯。但这句话,似乎在国内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浪。

  其实仔细想来,同样的,郑洁带伤撑到最后一轮还不是澳网带给中国网球最后的尴尬,和2006年那场同样级别的女双巅峰对决相比,上周五的这场决战似乎再也激荡不出当年的火花,无论是群众关注度还是对于赛事的热衷度,都有了大幅度下滑的趋势,而这,才是中国网球真正让人心寒的地方。

  放低心态重视培养

  按照澳网的江湖地位,这似乎是有悖于正常规律的现象。但事实却是,在中国网球缺乏新鲜刺激的当下,遭遇冷场,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残局。

  毫无疑问,在低谷放低心态、重视培养,是中国网球现在唯一的出路。如徐诗霖这样的个体户自然越多越好,但如果把培养简单直接放手给社会,似乎也不是中国网球当下所能够推得干净的责任。如此一来,如何在培养上干点实事,才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作为最早和中国联手发展网球事业的大满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早在2006年年初,也就是郑洁晏紫夺冠之后,就和中国网协签订了一系列互助计划,只是从近十年的发展来看,收效甚微。对此,澳大利亚网球协会负责人,在澳网也占有相当大的股份的理查德·海瑟尔格拉维认为还需要时间,这位深谙网球发展规律的专家对于澳网在中国范围内的球迷基础仍然持乐观态度。据悉,为了确保这一点,澳网已经和李娜签署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合同,让李娜作为澳网在中国部分的非官方宣传大使,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和中央电视台签署了一份新的合同,为中国的消费者生产定制的电视和数字信号内容。有传言说,澳大利亚网球协会还会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创立培训中心,显然这都是好的事情。但这些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效应,目前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在李娜退役的大环境之下,无可避免的,悲观的情绪在今年澳网落幕之后继续蔓延开去,十年恍惚,好像突然间,我们又成为了大满贯赛事的旁观者。这对于成长中的中国网球而言,是一种无法逃避的阵痛。

  唯一可以畅想的,是中国网球能否在经历辉煌之后,在低谷中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是的,最后一层遮羞布已经扯开,郑洁也不可能一辈子做我们最后的脊梁,自救的时刻到了,澳网,已经给我们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黄嫣)

(责编:胡雪蓉、杨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