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雪运动需跨校园三道坎 人才被专业队垄断

2015年02月16日09: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中国冰雪运动需跨校园三道坎 人才被专业队垄断

  当地时间2月14日晚7点,第27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西班牙小城格拉纳达落幕。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大冬会上共获得5金4铜的成绩,列奖牌榜第五位,这个排名比中国体育代表团去年在索契冬奥会奖牌榜上的名次高得多。

  成绩固然可喜,但这个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学生冰雪运动发展的真实水平,相比欧美冰雪运动发达的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建设、学生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国民体育文化的培育等方面,中国学生冰雪运动的发展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或现实困难。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总结出目前中国学生冰雪运动发展的三大难点。

  优秀后备人才被专业队垄断

  与中国代表团的冬奥金牌主要来自短道速滑项目一样,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本次大冬会上获得的5枚金牌中,短道速滑就占了3枚。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短道速滑项目的优势已经从国家队辐射到了大学生队,因为此次参加大冬会短道速滑比赛的中国大学生运动员,全部由专业队培养。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是大学生,但他们同时也是专业队队员。那么,大冬会赛场上何时能出现“胡凯式”的中国大学生短道速滑运动员呢?

  难度显然非常大。

  上世纪80年代的全国短道速滑冠军、中国第一代短道速滑运动员杨可心,两年前离开了工作了几十年的专业队,成为哈尔滨体育学院短道速滑队教练,在她看来,目前在国内,高校自主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肯定难与专业队选手的实力相提并论。

  两年前,哈尔滨体育学院组建了全国第一支高水平大学生短道速滑队,但本次大冬会,中国参赛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中没有一人来自哈尔滨体院的那支队伍。因为相比起由专业队培养的运动员大学生,哈尔滨体育学院自主培养的大学生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短道速滑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无论是地方队还是国家队,都有优越的保障条件,这种保障条件是高校很难给的。”杨可心表示,“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运动员后备人才的问题。”

  “短道速滑是一个人才培养周期很长的项目。一名短道运动员,到了大学生的年龄,要想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至少要有七八年的基础培养。也就是说,他最迟也要在十一二岁时开始接受科学、系统的短道速滑训练。”

  那么,问题来了。

  由于短道速滑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各级专业队都对青少年短道选手的选拔和培养非常重视,青少年阶段的“好苗子”已完全被专业队垄断。高校招生时,就不太可能招到非常优秀的短道速滑特长生。

  加上短道速滑选手的培养需要很长的周期,不可能等到读大学的年龄才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若不能在中学甚至小学建立短道速滑高水平选手的培养体系,高校就很难获得优秀人才。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中小学的短道速滑高水平运动队。

  在中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上,高校运动队要想发展出同样的高水平,往往难上加难,短道速滑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反倒是,在一些中国竞技体育尚不具备优势,或者是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项目,高校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比如,沈阳体育学院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单板滑雪等。在冰上项目上,杨可心看好的是花样滑冰的队列滑项目,队列滑目前还不是冬奥项目,尚未受到专业队的重视,而且,队列滑需要一支队伍同时上场多达一二十名队员,这对于注重“金牌投入产出比”的专业队来说,显得效率不高。这就给了高校“捡漏”的机会。

  西方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尚难植根中国

  同样是短道速滑强国,韩国却并不存在国家队与大学生队的发展差异。实际上,西方冰雪运动发达国家均呈现出大学生队与国家队一体发展的现象。这些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无一例外地植根于学生群体之中,这又是中国所不具备的。

  原中国短道速滑队助理教练李永哲曾在韩国水原大学攻读运动训练学硕士、博士五年,2013年起担任哈尔滨体育学院短道速滑队教练。在韩国留学期间,李永哲重点观察、研究了韩国短道速滑人才的培养方式和输送渠道,结果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学生和家长构成了韩国短道速滑项目强大的基础。

  “在韩国,都是家长掏钱让孩子练短道速滑,这也是韩国各个体育项目培养后备人才的共同模式。每天上午上课前和下午放学后,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的孩子非常多,所有这些体育俱乐部都是需要家长付学费的。”李永哲介绍说,“韩国学生的学业压力并不轻,但这不影响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支持孩子发展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韩国家长对体育的教育价值有充分认识,这也是韩国国民体育文化程度高的体现。”

  孩子们有机会充分参与各项体育活动,那些有体育天赋的孩子就很容易被基层的教练发现,李永哲表示,以韩国的短道速滑为例,分布在各个滑冰馆的滑冰俱乐部都有短道速滑的启蒙教练,他们在普及性地开展滑冰运动的同时,肩负寻找短道速滑“苗子”并为其提供科学训练指导的责任。

  如果子女有体育才能,韩国的家长通常不会排斥让子女走体育道路,因为运动员在韩国社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不过,韩国的孩子练体育的同时,绝不可能放弃学业,首先学校就不允许孩子这么做,其次,家长们也很清楚,无论孩子今后是否走体育这条路,文化素质都是孩子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且,体育这条路的淘汰率很高,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孩子,仍然需要学业成绩去升学。”

  所以,韩国几乎所有的短道运动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短道训练的学生,教练的收入则来自这些学生父母掏的学费。

  “韩国短道速滑的训练水平很高,这是韩国短道速滑一直处在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李永哲表示,“韩国短道速滑训练水平高,与教练的整体素质高也有很大关系。因为一个教练如果不够钻研,不够努力,他就带不出优秀的学生,家长就不会选择他担任自己孩子的教练,他就有可能没有收入。”

  此外,由于韩国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荒废学业,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在日后也可能成为基层教练,“教练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这也是韩国教练员的训练水平高的另一个原因。”

  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与中国有着天壤之别,李永哲介绍,韩国滑冰协会作为一个民间体育组织,是不可能动用国家资金去培养运动员的。但这种完全依托于社会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却也让一个运动项目的良性发展建立在“如何博得学生和家长欢迎、信赖”的基础之上。

  家长支持孩子练体育的功利心

  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是否支持孩子练体育只取决于两大要素——应付考试和升学加分。

  东北三省是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摇篮,可是,“东北孩子不会滑冰”的现象已经成了新一代东北人的尴尬。

  据辽宁省学生体育发展中心主任郝成江介绍,在辽宁,已经很少有中小学校在冬季浇冰场和让孩子们滑冰了。导致学校不浇冰场的原因很多,如安全风险、场地投入,以及商业化滑冰馆日渐兴起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失去了在冬季滑冰、玩冰的乐趣。

  曾几何时,对于东北人来说,滑冰曾是人人必备的技能。

  在我国冰雪运动第一大省——黑龙江,近3年来,青少年冰雪运动的人口正在回升,但这与黑龙江中考将滑冰列为体育考试项目有关。据黑龙江省教委体卫艺处处长梁秀海介绍,3年来,随着黑龙江主要地市逐步将滑冰列为中考体育必考项目,黑龙江青少年冰雪运动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不过,这里的冰雪人口仅仅是指上过冰、玩过冰、能在冰上滑一定距离的青少年,并不是指真正会滑冰和经常滑冰的人。

  以考试、升学作为刺激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的手段,只能是权宜之计,如何真正让青少年喜欢和参与冰雪运动,还需从提升校园体育氛围,改善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和塑造国民体育文化等方面入手。没有扎实的青少年冰雪运动基础,学生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本报格拉纳达2月15日电

 

(责编:杨磊、胡雪蓉)

体坛热点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