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综合
人民网>>体育>>正文

女子象棋  “断层危机”怎么破?

2015年10月16日14:51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高密10月15日电(记者郑轶)在女子象棋界,25岁的唐丹扮演着“独孤求败”的角色。自从8年前首夺“棋后”,她长期高居等级分第一,几乎垄断重要女子赛事的冠军头衔。在她前后,存在着一个“真空地带”,“70后”和“80初”棋手中尚有王琳娜与之一敌,同龄人和新生代中几乎再无人冒尖。

不过,这一困扰女子象棋的“断层危机”,近期却有破冰之势。10月14日,“星宇手套杯”2015—2016全国象棋女子甲级联赛第一阶段在山东高密收官,两名“95后”小将吴可欣、唐思楠大放异彩,帮助浙江队力压唐丹领衔的北京队,以14分领跑积分榜。“女子棋坛正在变化,年轻棋手往上冲击,这是项目发展的幸事。”唐丹感慨。

一线棋手断层

女子象甲成“孵化器”,敢以成绩做代价

在2013年女子象甲联赛创办之前,女棋手的比赛机会少得可怜,只有每年一次的个人赛和团体赛。下到全国冠军的级别,有一些商业邀请赛的机会;大多数女棋手只能混迹于业余比赛。而联赛的18轮较量,相当于增加两个比赛,成为磨练棋艺的“人才孵化器”。

浙江队教练金海英至今记得,这对“小鲜肉”第一次参加联赛时的惨败。“吴可欣和唐思楠进队时,都是十二三岁,棋还没成型。2013年女子象甲创办,她俩输得刹不住车,早早锁定降组。”但即便如此,金海英依然坚持给她们机会,“联赛我也报名了,但基本不上场。”

坚持启用新人,是浙江队崛起的法宝,却要敢于以牺牲成绩作代价。从2008年至2013年,金海英的队伍连团体赛前六都进不去,但与顶尖棋手的不断对决,极大锤炼了这些“小花”。去年的全国个人赛,16岁的吴可欣拿到季军。今年的联赛,唐思楠目前的个人胜率仅次于唐丹。

女子象甲的辐射效应,弥合着一线棋手的“断层”,一些新生代上升势头正盛。前不久的全国智运会,陈青婷、左文静分别夺得专业组女子个人和快棋赛冠军,阻击了唐丹的“卫冕之旅”。“以前遇到唐丹就输棋,现在不怵头了,有了较量的自信。”左文静坦言。

不过,金海英对这股“青春风暴”,却保持着清醒认识。“唐丹忙于学业在棋上有点分心,但以她的功底和实力,小棋手还不成气候。另一方面,一些顶尖棋手淡出一线选择性参赛,也给了年轻人空间。”她认为,关键要看是新人超越老将而突破,还是老将下不了才突破。“现在看,年轻棋手整体水平还有差距,应该更勤奋点。”

后备人才断层

多数专业队仍闹“棋手荒”,学棋人口冷热不均

女子象甲的10支队伍中,浙江队的人才储备最充裕,年龄结构也最年轻。金海英麾下的4朵小花全部是“90后”,她还在物色“00后”补充后备。在她看来,这种“梯队建设”对于专业队只能算正常,“不是她们做得多好,而是其他队缺人。”

放眼全国范围,女子象棋专业棋手不过三四十人。女子象甲联赛中,大多数队伍两人打到底,连个竞争上岗的氛围都没有。全国团体赛设3个台次,一些队伍连参赛队员都凑不齐,只能临时抓一个应急。

专业队的“棋手荒”,与后备人才培养息息相关。浙江队的“满员状态”,得益于该省的学棋氛围,培训与俱乐部发展较好,今年还首次举办省级女子象棋比赛。而这样的良性循环,在很多地区却可望不可即。去年个人赛冠军王琳娜说,以黑龙江为例,学象棋的女孩子少,专业队即便想引入新血液,选材也受限制。

今年的智运会,各省的业余棋手和青少年棋手,算是四年一次的“阅兵”。一位教练感慨,能进专业队的“95后”依然屈指可数。王琳娜转型教练后,瞄准最基层的苗子。“黑龙江每年都短期集训,从各地市挑选10来个孩子。队里也鼓励小棋手多参加公开赛。我近期还在联系幼儿园,培训老师下象棋,从娃娃普及。”

金海英认为,下棋对女孩子并非没吸引力,小队员下到一定水平,到高校进修可谓一举两得。各省棋院如果专门有人抓后备,再多宣传和引导,多安排赛事,还是有人才资源可挖掘的。“一个棋手的成长周期至少四五年,弥补后备人才的断层还需时日。”

项目发展断层

女棋手生存状态有改善,关注度不高是“致命弱点”

作为关注度最高的女棋手,唐丹每次接受采访时,总会大力“推销”女子象棋。在男子比赛动辄奖金创新高的象棋市场,女子比赛却常常乏人问津。正如一位女棋手感慨,男子是象棋主流,女子更像“附属品”。

在中国象棋协会的年度赛程表上,专门的女子比赛几乎没有,都要和男子比赛“打包”。办一个男子比赛至少几十万元,女子比赛少得多,但赞助商依然不那么买账。“棋类赞助本就有难度,女子赛事如果关注度不高,怎么给赞助商回报?”王琳娜有些无奈。

即便是女子象甲联赛,多亏“象棋之乡”高密的支持与扶植,才逐步站稳脚跟。据一位棋手透露,目前联赛的各参赛队拉赞助都不易,老牌队伍的奖金不多,反而是一些新组的队资金充裕些。“女棋手的对局费一般是男棋手的1/3,两三千元左右,第一届联赛时我下18盘棋一共才拿不到两万元。”

对于女棋手,这样的生存状态已比以前有所改善,至少联赛保障了基本收入。而设置预选赛、松绑转会等措施,也给了女棋手更多空间。这两年联赛,赵冠芳、时凤兰、陈青婷等棋手均实现人才流动。不过,由于市场成熟度不同,女棋手还很难像男子联赛王天一转会那样,彻底实现身价与战绩、棋艺挂钩。

创造男女同台竞技的机会,则被视为提升女棋手关注度的一条途径。本世纪初期,女棋手还经常参加男子赛事,张国凤、陈丽淳等人取得过前六或前八的佳绩。“女子象棋整体水平是不如男子,但不能困在一个小池子里,要创造更广阔的水域。现在,年轻棋手的目标就是战胜唐丹,如果男女一起下棋,她们的技术可能提高得更快。”金海英建议。

(责编:温静、杨磊)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