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运花滑 起点“高”难度大  1650米海拔成最大挑战 

本报记者  刘硕阳

2016年01月30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冬运会之前,有几次在洗澡的时候就晕过去了,醒来之后一摸后脑勺全是血”,北京队的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王雪涵1.60米的身高和79斤的体重在18岁的同龄人之中属于偏瘦,但为了让搭档王磊在比赛中托举更为容易,本就低血糖的她在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前还严格控制饮食来控制体重。1月29日,在十三冬的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王雪涵的付出没有白费,凭借自由滑中的出色发挥,王雪涵/王磊排在最终夺冠的哈尔滨队名将隋文静/韩聪之后,为北京队夺得了一枚银牌,207.08分的总得分更是他们首次冲破200分大关。

  “身高上去了,体重还基本保持不变,这是最值得表扬的”,本届冬运会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比赛结束后,王磊半开玩笑地说。其实,为了备战本届冬运会,王雪涵特地有控制地增加了1斤体重,“因为比赛地海拔较高嘛,怕自己在比赛中虚脱”,王雪涵说。

  作为专业运动员,习惯了平常的训练和比赛状态,骤然登上高海拔的比赛场地可能比常人更觉吃力。新疆冰上运动中心1650米的海拔,就成了不少参赛十三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面对的最大挑战。王磊说,在前一天的短节目比赛中发力过猛,导致自己在比赛结束之后疲劳感觉比平常更为强烈,“所以今天的自由滑就有些收着比,毕竟在这个海拔,4分半钟的比赛对体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与获得亚军的王雪涵/王磊相比,排名第五的上海队选手张美驰/贾丰博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多。“抛跳和托举这次我们都有些失误,因为当时都有些累了,高海拔让体力流失得更快”,贾丰博说,“尽管我们之前对在高海拔地区比赛做了一些准备,但是来了之后还是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呼吸睡觉都有一些困难,这次也暴露了自己在体能储备上的不足,毕竟体能这种东西每个运动员都不嫌多。”除了需要托举女选手的双人滑男选手外,包括本届冬运会男子单人滑冠军金博洋在内的多位单人滑选手结束比赛之后,均会深吸几口早已准备好的纯氧,补充之前在比赛中的消耗。

  而对双人滑冠军隋文静/韩聪来说,本届冬运会最大的对手则是自身的伤病。“其实现在隋文静两只脚的脚踝外侧副韧带全是断的,现在只能靠肌肉去平衡,因此我们日常训练也会安排得更复杂一些”,花滑国家队教练赵宏博说。在本届冬运会上,隋文静/韩聪也降低了动作的难度,不过他们依旧发挥出色,以236.56分的赛季最高分轻松夺得双人滑冠军。赵宏博介绍,其实隋文静的伤情比较严峻,为了更好地备战2018年和2022年冬奥会,明年可能安排进行手术。“马上就是四大洲赛和世锦赛了,两个孩子非常努力,到时候也会上最大难度”,赵宏博说。

  作为本届冬运会的新建场馆群,新疆冰上运动中心的各个场馆堪称世界一流,但也有运动员表示,场馆的设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次的冰面有些硬,温度也有些高,让滑行有一些困难”,张美驰说。对此,王磊也持相同意见,“场馆本身是世界级场馆,要是温度再低一点就更好了。”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30日 07 版)

 

(责编:王艺锭、杨磊)

体坛热点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圆梦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总书记…
  2.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学…
  3. 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5. 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