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激情已经燃起——重访延庆、崇礼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体育专电 通讯:冰雪激情已经燃起——重访延庆、崇礼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新洲、肖春飞、汪涌
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崇礼,长城脚下的两座小城,6年之后,将要承担北京冬奥会所有雪上项目的比赛。
2015年3月,北京冬奥会申办冲刺前,新华社记者走访延庆与崇礼,倾听了两地干部群众对于冬奥会申办成功的美好祝愿。时隔一年,当记者重返延庆与崇礼采访发现,两地已经开始呈现出浓浓的冬奥小城氛围,生机勃勃,激情难抑。
一个背靠京津冀五千多万人口的滑雪圣地的雏形,已经显现。
幸福的烦恼:滑雪爱好者纷至沓来
时隔一年,延庆县、崇礼县,已经变成了延庆区、崇礼区,但变化远远不止于此。
“今年来崇礼滑雪的人太多了,通往雪场的路上都堵车了……”崇礼云顶雪场高级管理人员赵琼告诉记者。
3月20日,尽管山上仍然覆盖着不少白雪,但崇礼云顶雪场这个雪季正式结束,进入到维护阶段,夏季的一系列活动策划也已开始启动。6年后,北京冬奥会部分比赛将安排在云顶雪场,云顶大酒店将作为赛区媒体酒店。
这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的第一个雪季,繁忙即将告一段落,赵琼喜滋滋地在办公室里,接到了各个部门汇集过来的数据:这个雪季长达133天,累计吸引了16万人次前来滑雪和游览,收入近亿元。一年前,记者来此处采访时,这组数据分别是128天,12万人次和6600余万元。
尽管对冬奥申办成功带动的增长势头有过预案,但如此凶猛的增长,还是大大超过了云顶集团的预期,甚至让他们感受到了幸福的烦恼--前往雪场的车队,排成了长龙。
不仅云顶,整个崇礼都度过了一个繁忙而丰硕的雪季:游客激增30%,主力来自京津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内其他地方和海外慕名而来的游客。
成功申办冬奥会,让这座藏在北纬40度附近大山深处,已规划、建设了十余年的世界一流雪场,展现在北京、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面前。
记者采访时,雪季即将结束,但仍然还有人在雪场驰骋,赵琼笑道:“这是真正爱滑雪的人。”记者看到,滑雪爱好者中,青少年占了相当数量,他们娴熟滑行的身影,让人印象深刻。
北京延庆的两大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和八达岭滑雪场,因为距离市区近,在刚刚过去的这个雪季,前来滑雪的游客爆棚,由此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冰雪和乡村旅游产业。仅仅在猴年春节,延庆共接待游人713687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10.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9%和36.6%。
“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
“我们期盼2022早日到来,那时我们村里的硬件条件全部提升了,是一个美丽的冬奥小村,村民的收入也会翻几番!”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支部书记徐建喜憧憬着说。
延庆赛区小海坨山就位于西大庄科村,村民带记者爬到小海坨半山腰,这里的一个平台上还树立着冬奥会雪车等比赛项目的展板。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刚刚制作好的规划沙盘清晰地展示着冬奥会将会给这座仅有50户人家的小小村落带来的巨变。
徐建喜说,冬奥会将使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几十年的飞跃,现在村民的收入的一大部分来自农家乐和民宿,“现在是100多元一间房,以后怎么说也得200、300多了!”
去年7月31日,申冬奥结果揭晓,西大庄科村村民一早就聚集在电视机前,申办成功后,村民们欣喜若狂,放鞭炮,喝啤酒,尽情庆祝。
这喜庆的一幕,在崇礼也曾上演。崇礼县太子城村,规划中的冬奥村所在地,66岁的村民李果回忆说:为祝贺申办成功,他还上台扭了秧歌。
“现在咱们的村民非常骄傲,许多离乡多年的村民也都回来了,希望能够参与到冬奥会的建设中。”李果说,“虽然大家都要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有点舍不得,但是一想到2022年,这里将是全世界都会知道的地方,村民们就想开了。”
密苑云顶乐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焕伟感慨地说,申冬奥成功后,最大的变化还是人的变化,就云顶雪场来说,跳槽要走的人少了,学技术的人多了,就连拾金不昧的人都多了,“今年雪季,我们收到不少锦旗和感谢信,感谢我们的员工。现在大家心气都很足,都想好好干,都很珍惜我们的品牌--有盼头了!”
基础薄弱的京津冀西北部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要大干一场了!这是记者在延庆与崇礼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话,也是当地干部群众最普遍的心态。
在延庆,按照规划,冬奥村将按照酒店标准建设,同时再规划布局3至5家星级酒店,为冬奥赛事和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而延庆赛区承办完冬奥会后,将会建成一个冰雪主题公园,夏天则是一个休闲和避暑中心,
在崇礼,冬奥的气息更是无处不在。
“虽然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但我们集团在崇礼投资的信心没有变化,雪季结束后,我们将对云顶雪场原来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造,同时也要在2022年冬奥会前,把原来规划的八十余条雪道,以及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出来。此外,我们还要围绕冰雪产业,引进一批雪服、雪板、压雪机等产业。预计在冬奥会举办的时候,能够提供5500多个就业岗位。”肖焕伟自信满满地说。
一度是塞外贫寒山城的崇礼,因为蓬勃发展的冰雪运动,已脱去了全国贫困县的帽子,如今,申冬奥成功,他们正满怀信心走向全面小康。
在崇礼太子城村,记者再度来到55岁的村民吴斌家,喜气洋洋的吴斌两口子正在吃饭,见到记者,激动地把碗筷移开,聊起来这一年的变化:儿子吴晓宇在雪场索道工作,由普通员工变成了技术员,工资从每月1500元涨到了5000元,同在雪场上班的儿媳妇怀孕了,“真是喜事连连!”
冬奥会意味着什么?冰雪运动大发展、全面小康、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些都让人们充满了期待。
在去年申冬奥结果揭晓前一个多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下发。北京牵手河北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版块中原本基础薄弱的西北部,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陈剑是京奥研究中心主任,是一位资深的奥运经济研究专家。他认为张家口如果充分利用好2022年冬奥会的机遇,借助奥运经济特征,即注意力经济,做好绿色休闲城市的定位和规划,围绕京津冀的大市场,在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健康养生产业、体育产业等方面布好局,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陈剑预测,到北京冬奥会举办时,张家口辖下所有的贫困县都将受益于冬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举世尽知的绿色生态、休闲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冬奥城市!(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