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

盲目跟风导致“很受伤”——

马拉松“退烧”须靠科学健身观

慈鑫
2016年04月11日07:4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2016首届黄山徽州马拉松赛今天在白墙黛瓦的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举行。而与以往的马拉松赛不同的是,赛会提供了运动救护免费培训活动,近100名跑友接受了相关培训,其中,80人通过最终测试,与其他89名参加本次比赛的医护跑者一起成为首批“徽标天使”。

运动救护培训课程对于跑友是一次“科学跑步”学习的过程。近几年,马拉松热席卷全国,但有多少跑友是在充分了解跑步知识的情况下参与这项运动的呢?跑步爱好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医生张佳佳有这样的感受:“很多跑友缺乏科学跑步的基本知识,且提升相关知识的意识不足。”

20天前,在广东清远举行的一项马拉松比赛上,近两万名跑友参加,据广东当地媒体报道,比赛当天共发生12208例伤病,其中出现肌肉痉挛的为9838人,危重者5人。

一项马拉松比赛上出现如此大面积的伤病情况,实属罕见,但放在当前中国马拉松比赛时常发生伤亡事件的现实背景下,这样“最受伤”马拉松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救护和康复专家侯士伦表示,导致肌肉痉挛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准备活动不足、天气寒冷、补液不足、训练水平和体能水平不够。”从这4个主因来看,一项马拉松比赛中有多达八成以上的伤病案例是肌肉痉挛,反映出的正是跑友科学跑步知识不足的现状。

至于严重的伤病情况,如跑友猝死,近几年在国内马拉松比赛上已经不是罕见现象,其中,2014年成为近10年来国内马拉松比赛猝死人数最多的一年。一名马拉松赛事运营企业负责人曾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国内举办马拉松比赛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发生人员死亡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盲目跟风参与马拉松运动的跑友越来越多,这部分人群极易发生伤亡事件,而从赛事主办方来说,对这部分人群又很难控制。

“科学健身、循序渐进、莫忘初心。”侯士伦对跑步爱好者提出12字的建议,在他看来,国内很多跑友把跑马拉松当成一种“秀”和“晒”的事情,而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是有危险的。参与这项运动一定要掌握好‘度’。”

按侯士伦所说,普通跑友在马拉松比赛中发生晕厥和猝死的事件可以避免,“当身体出现不适的反应并经过判断需要退赛时,你就一定要退出赛场了,在那种情况下依然坚持、再坚持,对于普通人来说,无形中就增加了发生意外的风险。”至于如何分析自己身体出现的不适或异常,就需要跑友学习、积累科学跑步的知识。侯士伦曾在北京的跑步圣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过一项调查,他发现,80%的跑友跑步姿势不正确,“例如不少人仍是在用脚后跟着地跑步,这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伤。”

“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不可能完全避免运动损伤,但跑步爱好者完全可以避免。”侯士伦表示,如果非专业运动员,却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运动损伤,说明锻炼者需要弥补科学运动的相关知识。

参加本次徽州马拉松比赛的美籍华人James Chang 在美国已经有20多年参与运动的经历,从最初参加的公路自行车运动到现在参加的马拉松运动,他发现美国普通人参与这些运动时很少听到有人猝死的消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参与这些运动需要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在他看来,运动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让生活更精彩,而不是为了冒险,可接触了一些中国跑友后,他却发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在这项有风险的运动中非常多。

如何让更多的跑友能够在科学、适度的要求下参与马拉松运动?侯士伦表示,赛事主办方有相应责任。比如,本次徽州马拉松是当地第一次举办马拉松比赛,不少跑友也将在此完成自己的“首马”,因此,在经验缺乏的情况下,运动救护培训就显得更加重要。此外,赛事主办方更需避免一味地提升赛事人气而忽略马拉松知识的宣传普及。

不过,在国内蜂拥而起的马拉松赛事中,赛事主办地、赛事承办单位的管理水平依然参差不齐,这也加剧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从不断发生的跑者猝死事件与救护不利的争议、到举办地市民的抗议活动、再到“最受伤”马拉松和“误把肥皂当面包”的新闻,马拉松比赛不仅需要跑者提升科学跑步知识,也需要赛事主办地和承办单位冷静头脑,以对跑者负责的态度完善管理工作。

据侯士伦介绍,在马拉松比赛中,当人员发生意外需要心肺复苏术急救时,中国的成功率远远低于西方国家,这也说明中国的马拉松比赛在医疗救助上需要更全面的安排。“提高科学健身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做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运动”,在近两年国内马拉松赛事呈井喷式增长的情况下,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不仅对热情高涨的跑者有用,对于同样怀有热情的马拉松赛事举办方来说也是一个提醒。

(责编:温静、杨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