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深V》系列评论
大昭评论:精神与经验主导中韩之战
从主教练的战术设计到球员的临场发挥,都应当允许一定程度的失算和失误,并寄希望于较快得到纠正,这是对15年来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未能出线的队伍应有的宽容和鼓励。12强中韩赛后,互联网上热闹非凡,球迷网友高度关注,一边倒地对中国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好评,为之鼓劲,真不多见。
说中国队这场比赛打得不错,不仅因为只是一球之差,还因为败局之中有亮点。全场比赛,中国队场面占优的时间与对手大约是三七开,但形成威胁的次数和力度甚至超过对方。以往,韩国足球有两大强势,虽难以构成统计数据,但受益匪浅,一是精神,二是逼抢,两者还有内在联系。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这两条都不输给韩国队,如几位球员赛后所说,要是比赛时间再长一些,很可能改变结果。
其实,球迷和舆论对中国队的期盼很现实,精神第一,成绩第二。看到武磊在对方后卫紧逼下飞身腾空扫射,虽然未能破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和主教练高洪波一样,一边鼓掌,一边叹息。不知韩国队的德籍主帅施蒂利克看着蒿俊闵射出全场最佳进球,是否会暗想“韩国队里怎么没有此等人才”。
中国足球最初两次冲击世界杯决赛圈,1957年不胜印尼和1981年遭对手算计,老前辈年维泗都总结为“没经验”。如今,倒退、滑坡,所谓经验又要从头开始积累,这跟连续8届世界杯入围的韩国足球无法相提并论,比实力上的差距还要大。从未指挥过此类大赛的主教练领着从未打过此类大赛的球员出战,中国队开场后慢热,比预料中的被动还要被动,心理上也不适应。这是一段必须扛过去的时间,最好不失球,可惜事实上没有出现这个“最好”。
不过,韩国人心里明白是怎样领先的,虽然得意但还不敢忘形。他们的经验起了作用,直到3球在手才放松神经,确信中国队不是对手。但中国球迷最想看到的事情就从这时开始,打破韩国队球门原来并没有那么难!
至于战术设计上是不是有些保守,个别位置上的用人是不是有些不当,相信都是会变的。球迷在问中国足球到底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中国队用一场失利而不是胜利给出了人们满意的答案。经验属于有过经历的人,他们需要减少错误,抓住机会,做得更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