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热潮来袭 志愿者准备好了吗?

本报记者  李  婕

2016年12月27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在活动现场合影。
  王默摄

  “为2022年冬奥会培训1万名专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和10万名冬奥会志愿者队伍。”12月24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志愿服务实践示范基地”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志愿服务实践团队” 揭牌和成立后,中华志愿者协会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

  从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到人们家门口举办的彩色跑、马拉松,拥有统一标识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体育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体育事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也开始了新一轮跨越。

  队伍在壮大

  在当天的奥体中心活动现场,来自高校、社区等的2000多名志愿者共同宣誓。赵伊伊是北京邮电大学志愿者代表队领队,常年组织志愿者活动,最大的烦恼不是招募志愿者,而是“报名人数太多,如何合理地删减”。赵伊伊解释说,一方面是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用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社会实践学分。

  朱少异所在的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代表队也是深受喜爱的学生志愿者团队。“学校几乎全员参与各类志愿活动。”朱少异说。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志愿者人数已超过1亿。在今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成为首批当选志愿者的第五大来源国。“志愿者是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社会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中华志愿者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去病说,在中国,志愿者队伍力量正在壮大。

  通道要打通

  作为“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2014年奥体中心就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据奥体中心主任褚波介绍,其初衷就是在全民健身活动和各项体育运动中,为大家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2015年,在奥体中心运动健身的各类人群达280万人次,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是160万人次。近年来,全民运动健身逐渐兴起,这也对整体体育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次与中华志愿者协会合作,就是希望把志愿精神更广泛、深入地引入体育界,为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褚波说。

  陈去病则表示,中华志愿者协会常年做公益,做志愿活动,目的就是调动全社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公益中。志愿者就是一种可靠、诚信而专业的人力资源。“让这些力量有组织地发挥出来,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陈去病说,下一步,体育志愿者的组织与招募,将会把体育赛事主办方、场馆方、协会、高校、社区、企业等方面有机融合起来,打通渠道,“让你即使只有半天时间也能做半天志愿者。”

  能力需提升

  赵伊伊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引入了个人积分制,在志愿活动中有杰出表现的,比如妥善处理突发情况的能获得更高的积分。同时,他们还鼓励志愿者们结合所学,专才专用。

  据褚波介绍,与中华志愿者协会合作,也是考虑到奥体中心作为场馆方,在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上尚有欠缺。以奥体中心免费对外开放的体质测试项目为例,体质检测项目通过测试为大家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同时提供开展体育锻炼及健身活动的建议,这也对志愿者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激活现有志愿队伍的能量,制定志愿者的合理发展路径,是志愿者管理平台的核心作用。陈去病说:“我国志愿服务尚处初期阶段,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事业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水平。”

(责编:胡雪蓉、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