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跑步

马拉松赛究竟应该为谁服务

韩徒召
2017年06月01日16:32 |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小字号

图为银川马拉松全程终点

30日,银川马拉松微博发布“王某某在距离半程终点2.5公里处倒地……抢救无效死亡”。猝死,成为了银川马拉松最大的槽点,除此之外,“三无”马拉松(无风景,无观众,无树荫)和“延迟补给”也无疑给首届举办的银川马拉松一个沉重的“罪名”。

“有些马拉松,跑一次就足够了。银川是个我很喜欢的城市,但是下次我来的时候,一定不是来跑马拉松的……”网友用充满无奈感的文字表达着对银川的喜爱和对银川马拉松的失望。想必,网友说出这种话语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的,明明对这个城市有情感,但却不能因这场马拉松给自己的情感一个交代。正如,明明喜欢马拉松,而马拉松却不能给你一个完美的结果。

马拉松赛事井喷的今天,众多的组织都在涌入马拉松,不和谐的声音也偶有传出。想发展,必经阵痛;但发展,应避免刺痛。猝死在马拉松赛中并不常见,银马猝死不是历史上的首例,却是今年首例,其关注度和引发的舆论热度都非常高,“痛心”、“悲痛”、“哀悼”“沉重”等词语相继刷爆了跑者的朋友圈。与之而来的还有“银马小编怼怂”、“谁设计的赛道?”等话题更是被“浓墨重笔”。好的赛事会最大程度的辅助你完成比赛,但脚下的路总归要跑者自己去走完。

将猝死的原因归结于赛事,实属空穴来风,全年几百场马拉松赛事,仅有个别赛时出现猝死情况,占比不足1%。试问,将任何一场马拉松连续举办上百届,敢保证没有突发情况发生?

竞赛组织的混乱与“不专业”已经成为了某马组委会的标签之一,但不应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媒体应更多的宣传科学训练的意义,更多的指引跑者进行合理的训练,而非开“吐槽”大会。组织方则更应向跑者看齐,为跑者服务。赛事组委会应更多的关注每2.5km的补给是否充足,而非鸣枪后几万人的“浩荡长河”;应关注每公里的赛道设计是否合理,而非高空航拍的美轮美奂;应关注关门前每一名选手的默默战斗,而不是特邀的黑人选手的“速度与激情”。

(责编:王超、胡雪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