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拍黄瓜”吃不得

拍黄瓜是夏天人们常吃的一道凉菜——把洗净的黄瓜放在案板上,用菜刀将其拍为不规则形状后,再切成小块,把盐、味精等调味品洒在上面拌匀,最后点几滴香油,即可食用——由于做法简单,无论饭馆还是家中,都可制作。
香油在这道菜中的作用是为了提升口感,也是拍黄瓜惯常的烹饪程序。如果把香油换成香水,这菜会变成什么样?
显然,香油和香水压根不是一码事,虽然都沾了“香”,但功能迥然不同。这就如同没有哪个美女会往身上喷香油一样,即使味道再正、原料再纯、牌子再响,从根本上说,它从来不是往身上用的东西。同理,有史以来,也绝少有人吃过洒过香水的拍黄瓜。
生活中,拍黄瓜里不能点香水的道理想必谁都明白,可一遇到类似的事情,有些人就会变糊涂——几天前,河南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内,一群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跟几个打篮球的少年因“争夺”运动场地而发生了肢体摩擦,惹得人们议论纷纷。
这一摩擦的曲直非常容易判断,仅从名称就能辨别这块场地的用途,孰是孰非不言而喻。如果还要强词夺理,就像“抢”着要吃“香水拍黄瓜”。
广场舞的流行令成千上万的大爷大妈们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社会各界应全力支持。但在这个过程中,跳广场舞必须得到规范,这需要大爷大妈们共同努力。
场地缺失是本次摩擦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长远看,增加体育场地与设施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但在现有条件下,场地短期内获得扩展并非轻而易举,因此合理调配场地的使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健身者在王城公园篮球场内发生摩擦,也暴露出场地所有者管理不善。建而不管造成了问题出现,假如在这一事件中有管理者进行调节,或对场地用途进行拓展,这些本不该发生的问题就会规避。
北京海淀区田村路街道辖区内建设了许多具有规模的健身场地,这些场地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健身者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管理到位、运营有序。这里既是健身者的乐园,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缩影。
由跳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由来已久,“舞者”们往往依靠群体优势无所顾忌,可他们的某些行为实际上是在“摧残”广场舞的生命。以扰民为例,深更半夜,要是哪位京剧爱好者放开嗓子在小区内唱上一段《赤桑镇》,就冲“包公”那浑厚且具穿透力的嗓音,就算白天广场舞跳得精疲力竭,想必此时也会怒发冲冠。同样,傍晚时分在动感十足的音乐伴奏下,大爷大妈们不顾一切地扭来摆去,别人怎么想?
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争夺”场地固然情有可原,但首先得想想这事办得是否合情,是否合理,最重要的是得合法。否则就像吃了“香水拍黄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