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中国体育报》

男举国家队创新集训模式

《中国体育报》记者 袁雪婧
2017年06月09日08:52 |
小字号

走进国家举重队训练馆,热火朝天的训练气氛相较已经入夏的气温并不逊色。“全运会预赛中发掘出一些年轻运动员,把他们纳入国家队之后进行了仔细的考察,队伍以老带新并创新集训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男举国家队主教练于杰告诉记者,这次集训对如何在“全运年”提高国家队凝聚力进行了有益探索。

目前男举国家队中既有龙清泉、廖辉、吕小军等奥运冠军,也有经历过奥运会等大赛洗礼的田涛、谌利军等中生代,还有通过4月全运会预赛选拔出来的一批年轻小将,队伍结构非常合理。“这次集训的目的之一是为东京奥运周期吸收后备力量,加强各级别的群体实力。另外,我们在全运会预赛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这一段的集训也加以改进和弥补,给运动员一些触动,给教练员一些提醒。”于杰指出,这次集训比历次“全运年”的国家队集训都更有效果,队伍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都明显提升。

以往每逢“全运年”,许多项目的国家队基本采用多组分散训练的方式,运动员和教练员待在各自所在省市进行备战,举重项目也不例外。今年国家队采取了分期集训的创新模式,在全运预赛之后先进行了第一期全队集训,近期逐步进入分组分散训练阶段。“第一期的几周集训给队伍增强了凝聚力,尤其在思想和队伍建设上‘立好规矩’,为全运会结束后更好地开展奥运备战打开顺畅的通道。”于杰认为通过集训,一些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初步解决了思想和技术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认识到虽然自身条件和实力很强,但如果不通过刻苦训练达不到之前的高度,下一步他们会在训练强度和厚度上稳步提升。

不仅是集训形式有所创新,在东京奥运周期男举国家队也在尝试更新一些固有和陈旧的训练理念。一种看似符合项目特点的“各自师父带自己徒弟”的传统观念,在举重项目上一直延续和维持了多年。“今年我们想打破这种观念,每个省市教练员带各自省市运动员的观念比较落后了,来到国家队就要打破只为各省市利益考虑的观念,国家队要有国家队的训练水平和质量。”于杰告诉记者,通过交叉指导的方式,也许能更客观地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更高效地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这种方式我们正在摸索,感觉效果不错,运动员都能接受,教练员干劲也很足,值得继续研究和尝试。”

(责编:赵欣悦、胡雪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