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青少年体育

首都体育学院“高参小”体育赛事项目结束

2017年12月06日14:40 |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小字号
小学生们表演啦啦操。
小学生们表演啦啦操。

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王霞光)历经三个多月,2017年首都体育学院“高参小”项目校园体育赛事项目顺利落下了帷幕。该项目校园专访5日在京举行,受访学校表示,该项目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为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体育特长和健全心智创造了条件。

该项目由北京市教委主导,首都体育学院牵头,带动北京26所高校的45名体育专家学者,430多名教练员、裁判员深度参与该项赛事项目。项目涵盖了安外三条小学、体育馆路小学、和平里第一小学、中古友谊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玉桃园分校、海淀区民族小学六所学校,真正突出了本次体育赛事项目“人人参与”的特点。

此次活动切实贯彻和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体育教学,增强学生锻炼意识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增加了院校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高校与小学校园文化的融合,达到文化育人、强健体魄、快乐发展的目的。

作为该项目的主导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化解当前存在的教育供需矛盾。“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改变单一结构供给,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从而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而作为该项目主办方首都体育学院,其目标是对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体育教育,让体育成为每个学生的必需品,让每个学生优雅地成长,健康地成长。就像北京市教委“高参小”办公室主任甘北林所说的,“‘高参小’必须注重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普惠机制为基础,以体育和艺术特色为抓手,提升课外及社团活动水平,以启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积极建立和发展各种学生兴趣社团,为所有学生激发兴趣、发展特长、丰富生活、健全心智创造环境和条件。这应当是学校发展体育美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常规做法。”为了达到活动目标,解决教师在小学教育上经验不足的问题,各高校和社会资源遵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团建设为切入口,借助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术背景,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师资培训,首都体育学院分别从“小学课余训练基本要求及发展动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等方面对“高参小”教师队伍进行岗前教育教学培训;为小学创编了小学生田径、体操、武术等课外活动方案及课程体系,开发各种各样体育趣味游戏。采取主导课外活动、助教体育课程、参与体育竞赛等形式推动工作,为各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玉桃园分校校长李颖表示,校园体育教育是当前该校教学的重要抓手,“高参小”体育赛事项目不仅让师生们对体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全员参与的教学模式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肯定。

据了解,此次“高参小”校园体育赛事活动包含普及体育教学、参与各校班级间竞赛、组织六校挑战赛及鸟巢体育嘉年华四个实施阶段,涵盖了足球、篮球、趣味田径、啦啦操、旱地冰球等5个运动项目。通过对5个运动项目的培训,学生培训总计达到1万多人次,充分体现了人人参与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我校是本次‘高参小’项目的受益者,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学生体魄,专家们全新的理念也为该校实现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古友谊小学副校长辛萍说。

首都体育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参小项目”打破了高校与小学各自“关门办学”的传统,提升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品质;顺利实现了高校和各参与小学之间的“牵住手”,“牵好手”,形成了良好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为北京校园体育教学及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充分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高参小项目”打破了高校与小学各自“关门办学”的传统,充分发挥首都各方面资源优势,强化高校、社会力量和中小学的协作共建、资源共享,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努力构建北京中小学体育改革的新格局。  

(责编:张帆、杨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