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2018年平昌冬奥会

冬奥热评

为所有的拼搏点赞

薛原

2018年02月17日22:25 |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小字号

看到大屏幕上打出的分数,金博洋揉了揉眼角的泪花。

小伙子不容易。首次冬奥之旅,面对的正是花样滑冰男单群雄并起的时代,第四名不仅创造了中国男单选手的冬奥会最好成绩,也为2022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17岁的李靳宇,独闯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在重围中摘下一枚银牌。

小姑娘也拼了。

17日,冬奥会赛程过半。中国选手已经拿到4枚银牌1枚铜牌,既有优势项目的延续,也有新兴项目的拓展。

当然也有令人惋惜的时候。“如果发挥能再好一点”、“要是能再稳一些就好了”,这样的感叹中,决定奖牌的成色,看来就差一层窗户纸。

但“这一层窗户纸”,就是竞技体育的真实状态。越是顶尖的较量,越是拼到极致的时刻,实力、心态、临场发挥、以及那么一点运气,都构成了影响结果的因素。“我已经非常尽力了,希望下一届能更强。”金博洋道出了运动员的心声。

人们更看到了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新的项目正不断加入进来,女子跳台、雪车、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等,中国选手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冬奥会上,与金牌“零的突破”相比,这是另一重意义“零的突破”。

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全面参赛的努力已经在本届冬奥会上见到了一些成效。所有冬奥项目国家队都已组建,跨界跨项选拔人才也在进行中。集中优势力量打开突破口,需要一些创新和突破的思路。

但也应当意识到,新兴项目从“参与冬奥”到跻身最强竞争者行列,不啻于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式的挑战。越是最后阶段,越是艰险重重,从认识规律到适应规律,再到驾驭规律,不会朝夕可就。客观看待我国冬季运动的发展现状,家底依然不够厚实。北京冬奥会的契机,不仅推动冬季项目在竞技层面加速发展,更在于带动起冬季运动文化在大众中扎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冬季运动良性生态。

很多时候,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也体现在金博洋、李靳宇们在冬奥赛场上的表现与国人之间的互动——为运动员点赞,只要看到他们拼搏的劲头,而不仅是关心奖牌的成色;为失利惋惜之时也送上鼓励,“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正是推动冬季运动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可或缺的一份从容。

(责编:王超、杨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