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运会变成体育节(体坛观澜)

薛  原

2018年04月13日04: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校运会改成体育节,从理念上说自然是好事。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应该多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

     

  友人的孩子小Z念初中,喜欢运动,遇见了总有可聊的话题。前段时间,听他说学校要办体育节,取代了以往的校园田径运动会,设立不少新的项目,不由欢欣鼓舞跃跃欲试。最近遇上他,说的却是体育节的烦恼。

  烦恼是因为“不过瘾”。年级足球赛采用淘汰制,抽签决定对阵形势。小Z所在的班级第一场小负对手,结果最终拿到冠军的也是这个对手。打了一场比赛就告别,这让小Z和小伙伴们有点不甘心,“也许我们能进前三呢”。我问他,为什么不用单循环赛制,每个队互相交手,既能多打比赛,也更公平。小Z说,老师觉得循环赛场次太多,体育节装不下。而他期盼的篮球比赛也被取消了,原因是日常活动中有孩子因为打篮球发生了冲突。这个理由听起来,不免有因噎废食之感。

  校园运动会大概是每个人青少年时代的共同记忆。当然,记忆中的校运会也往往属于体育尖子,大部分孩子只是作壁上观。校运会改成体育节,项目增加,时间拉长,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尽可能多的孩子参与并培养起对运动的“黏性”,从理念上说自然是好事。但在具体执行层面,诸如赛制怎样设计,设立哪些项目等,更应该多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让体育的营养充分滋润每个孩子的成长,体育节的初衷也才能真正落地,伴随成长。

  说到青少年成长规律,体育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年年初,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联合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完成的国内首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发布。对全国10万儿童青少年所做的调查显示,运动不足依然是普遍现象。能够达到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推荐量的人数不到1/3。在对上海市小学生所做的另一项多年调查显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儿童心理健康有独立正向相关关系。与每天参加1—2小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学生相比,活动时间低于1小时的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前者的1.37倍。“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青年毛泽东所著《体育之研究》早就道破其中真谛。

  从成长的规律看,身心健康的培育无疑属于“童子功”。眼下,校园减负正是热词,“减法”之外其实同样期待“加法”。对体育的认识和实践就属于“缺课”之列。这样的“加法”,正应从体育节如何在校园生根开花这样的细节做起。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3日 23 版)

(责编:冯人綦、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