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维红:每个跑者都是自己科学跑步、平安完赛的第一责任人!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2017年全国十大马拉松跑者、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女士,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名有3年跑龄的跑者。2015年开始跑步的她,迄今已经完成12个全程马拉松、20多个半程马拉松。作为媒体人,唐维红不仅自己跑步,还充分发挥媒体人的影响力,积极传播马拉松精神,为推动中国马拉松事业的健康发展鼓与呼。
下面是慧跑与唐维红的对话,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跑步的故事。
对自己负责,做个聪明的跑者!
Q:请讲讲您是如何开始爱上跑步的。
唐维红:开始跑步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就是减压,减轻压力。媒体人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加班加点是常态。其实我也一直在运动,如游泳、打球等,但从没有尝试过跑步,尤其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路跑。当时觉得马拉松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是从2015年全国两会后开始跑步的。那年的两会宣传报道特别忙,会后感觉身心疲惫,总也恢复不过来。那时候,身边已有朋友在跑步了,看着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同事、同学跑起来了,状态很好,他们也不是体育专业出身,我就觉得我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
唐维红在兰州马拉松论坛上发言
刚开始是在田径场上跑,400米一圈,第一天连一圈都跑不下来,连跑带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感觉很痛快,好像疲惫、烦恼什么的都随着汗水流走啦。所以第二天就继续。就这样,一天比前一天多跑一段,就这么坚持下来了。自从跑步以后,睡眠质量提高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我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是小区开发商组织的5公里跑,收到短信就去报名了,就是想检验自己能跑多远。5公里跑完感觉很轻松,想着下次应该报10公里,自信心就是这么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我从一开始跑步时就告诫自己要做个聪明的跑者,尊重科学,敬畏生命,不能把自己跑伤。我先是向跑步的朋友、同事请教、学习,也请他们给我推荐跑鞋、服装,推荐优秀的书籍和微信公众号,跟着这些学习。我还陆续做过多种身体检查,哪里感觉疼痛,我也一定会去查找原因,不会蛮干。
我参加的首都媒体跑团里有各路高手,所以碰到问题我也会向他们请教。我们还跟着何平教练、王丽萍老师的团队一起训练,非常受益。可以说,在跑步这方面,我没有走过弯路。
人民体育《大咖说》
其实,每个跑者都应该是自己科学跑步、平安完赛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敬畏生命,对自己负责,才谈得上享受跑步、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有位朋友说,跑步像储蓄,是零存整取的,平常积累多少跑量,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成绩。对此,我很认同。我平时工作忙跑量少,核心肌群训练什么的更是保证不了,所以,我也不给自己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在北京的工作日,因为早上6:30就要出门上班了,没办法晨跑,夜跑会多一些。周末只要不出差、不加班,就去奥森跑个10公里。出差反倒能晨跑,因为一般8点以后才会有公务。我出差行李里,肯定会有一双跑鞋,哪怕少带一套正装,也会带上一双跑鞋。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北京马拉松,也是我的第13个全马。我希望自己能比去年有进步!
我们跑步,我们分享,我们传播!
Q:首都媒体跑团作为一个传播人组成的跑团,有何特色特点?与其它跑团有何异同?
唐维红:媒体跑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身份,媒体人的身份。除了我们自己快乐跑步,收获健康外,我们每个人都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来推动马拉松事业。我们常说,我们不仅是马拉松跑者,还是"健康中国"的实践者、推动者和传播者。
唐维红主持人民体育《大咖说》
前一段,人民网推出了首届马拉松主播“我跑我秀”大赛。因为在跑步过程中,我发现随着赛事的增加,主播这样的专业人才是相对缺乏的,特别是优秀的赛事主播。42.195公里可以承载很多东西,主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不光渲染气氛,还可以带给大家很多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当地历史人文知识,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主播带给大家。
马拉松主播大赛这样的比赛没有先例可循,我们设计的环节有互动类、知识类以及对抗类。选手参加这个节目、网友观看直播,这些过程也是对马拉松文化和马拉松精神的一个传播过程。
人民网《跑者说》节目,已经在录第二季了。这一季相比第一季内容会更丰富,除了跑者讲述以外,还将加入跑步ABC栏目,给大家传递科学的跑步知识,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跑起来,跑得更好。因为很多网友反映,看了你们的节目觉得挺好的,但我是零基础,我该怎么跑?所以我们就增加了这个版块。
唐维红和先生吴洪跃参加哈尔滨马拉松
我们媒体跑团已陆续在扬州、兰州与赛事组委会和当地体育局共同主办了两场马拉松论坛,探讨马拉松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兰州论坛上,我的发言题目是《除了速度与距离,马拉松还能承载什么》。我们跑步、我们分享、我们传播,这就是我们首都媒体跑团区别于其他跑团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有倡导,有规划,更需要落在实处
Q:当年尼克松启动了美国体育十年计划,他们做过研究的结果显示企业在体育上面投一元钱会带来十元钱收益,这个是有严格数据模型的。在那个时代美国有很多胖子和不运动的人,也面临很大问题。他们搞成一个机制,企业给员工在运动上投资,企业的医疗保险费用会降低,员工证明自己经常运动的话,员工交的保险费用也会降低。对此,您怎么看?
唐维红:我们常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跑步受益的不光是身体,还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可以培养大家遵守规则、提高抗压的能力。42.195公里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走都走不下来,你能够跑下来,你能够连续跑5个小时、6个小时,你会变得充满自信,觉得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所以,很多企业组建了跑团,把挑战自我、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等体育精神纳入了企业文化,我认为这非常有必要。
首都媒体跑团成员担任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评委
人民网也有自己的跑团,叫“人民i跑团”。目前集合了跑步爱好者近400人,除人民网员工外,跑友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乏部队军官、500强企业员工、名校大学生、部队军官、私企业主、创业公司创始人等,年龄跨度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多岁,可谓众多跑团中最大众化的成员组成。
人民i跑团的“人民”不仅是人民网,也代表每一个人,鼓励每个人迈开第一步,i代表我们来自互联网,致力于通过搭建一个平台,鼓励更多跑步爱好者突破自我,成就梦想,更快一步——从全民健康到全民小康。
唐维红带领人民i跑团成员参加2018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
现在,“健康中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很多具体规划还在推进中,一些工作的落实和对接还需要时间。如果包括保险、税收等方面能有所倾斜,相关政策能落到实处,这就是最有效的导向,会促使企业更重视这方面的投入,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会促使更多的人动起来,人们锻炼、健身的观念和习惯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建设健康中国,有倡导有规划,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需要落在实处。
Q:巴特·亚索其实也是在不断的传播跑步这个事,有机会碰到亚索,您会问什么问题?
唐维红:巴特·亚索是“亚索800”训练法的发明人,资深跑步专家。首先是要向他表达敬意!我看了亚索的相关介绍,跑步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所以他也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他的故事,为大家提供帮助。他在尽己所能地、积极地传播马拉松知识和文化,这也为他在跑圈赢得了尊重。
不运动的人永远有不运动的理由。所以,特别想请教他,怎样让不动的人动起来?从不跑步到开始跑步,普通人有几步要走?
他因为受伤无法参加马拉松了,如果还能继续跑步,他最想跑的马拉松是哪个?会是北京马拉松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