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瘦身”?一道困扰羽球发展的难题
新华社南宁5月21日电 题:如何“瘦身”?一道困扰羽球发展的难题
新华社记者王浩宇、梁金雄、卢羡婷
从20日晚6点,到21日凌晨0点50分,丹麦对阵英格兰的苏迪曼杯小组赛鏖战了将近7小时才分出高下。比赛确实精彩,但也实在太熬人。
如何缩短比赛用时,是羽毛球发展史上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像苏杯这样的团体赛事,时常会出现一场“马拉松式”的比赛。这种挑灯夜战的比赛,球员累得够呛不说,连带着把观众“困跑了”、把记者“累跑了”、把电视转播“熬跑了”、把赞助商“吓跑了”。羽毛球的“熬人”属性,一度让其在奥运会出现生存危机。作为管理机构的世界羽联没少为此头疼,尝试过修改赛制和计分制。
2001年,世界羽联将此前沿用71年的15分换发球得分制改成了7分制,但新赛制并没有达到缩短时间、吸引赞助的目的,15分制一年后“复辟”。4年后,世界羽联又推出了每球得分的21分制并沿用至今。
据世界羽联此前的统计,21分制的推出的确有“瘦身”作用,比旧赛制平均每场比赛要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一场比赛短则20分钟,最长不过65分钟。要知道在15分发球制的时候,中国选手孙俊曾创造了单场用时124分钟的最“熬”人世界纪录。
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近些年出现了要求羽毛球继续“瘦身”的声音。世界羽联也有改革想法,计划推出5局3胜、单局11分的计分制。2018年的世界羽联年度会员大会上,世界羽联理事会向大会提议了11分制的改革措施,但在投票环节,252票中只有129票赞成,没有达到总票数的三分之二,因此只能作罢。
改革与否,目前世界羽联内部明显仍有争论,在短期内无法修改计分制的情况下,球员还得继续坚持,那么要如何留住观众呢?
世界羽联主席拉尔森当日在点评丹英马拉松大战时表示:“我们可以做很多方面的工作提升观众观赛的体验。比如说我们可以把赛场之外的空间做得更舒适一些,设计一些休闲娱乐和购物的地方,在比赛没有那么精彩的赛段,观众可以选择出去买杯咖啡,逛一逛,等比赛进入精彩时段,再回来观看。我觉得还可以给观众提供一些信息服务,比如把比赛进程发送到观众的手机里,这样观众在场外的时候,看着信息的提示就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回来或者是选择看哪一场比赛,这样对观众来说是更加舒适。”
“观众来看比赛的时候,他们应该心里有一个准备,预计这个比赛将会耗很多时间。羽毛球跟其他运动也是有相似性的,特别是网球,因为网球也有耗时非常长的比赛,观众也一直坚持看着。”拉尔森说。
的确,对于真爱羽毛球的人来说,一场5、6个小时的比赛坚持下来不是问题,但那些初识羽毛球的人呢?毕竟一项运动的发展,除了那些“一直爱着”的老友,还需要更多“一眼爱上”的新人。(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