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人民日报体育部>>郑轶

十三岁中国杯帆船赛 优质本土IP的全球突围

2019年11月15日10:08 |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深圳11月14日电(记者郑轶)深圳大鹏半岛,被誉为中国最美海岸线之一。水清沙白,碧浪潮涌,目之所及皆是美景。每个金秋时节,这里总会上演同样的景致——彩帆点点,桅杆林立,百舸争流。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一个名字:中国杯帆船赛。

在中国帆船运动发展史上,中国杯的诞生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一个个“第一次”由它书写。第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大帆船赛、第一个进入国际帆联赛历的大帆船赛、第一个荣膺亚太地区最佳帆船赛事的中国品牌……创始于本土,立足于世界,中国杯驶出一条“时代加速度”的轨迹。

漫步在码头,中国杯帆船赛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晓昱时常回想起过往的岁月。14年前,她和多名深圳帆船爱好者驾驶一艘12米长的新型双体帆船“骑士号”,从法国拉罗谢尔出发,途经26个国家和地区,航行1.1万海里,直至抵达深圳。这个国内民间首次大型洲际航海活动被命名为“纵横四海”。

骑士号,寓意“梦想和冒险”;纵横四海,向往“诗和远方”。勇士们归来后,将浪漫的情绪变成希望的种子,2007年,中国杯帆船赛诞生,一办就是13届。

以往多年,帆船运动在国内局囿于“贵族”标签,被视为有钱人的游戏,民间赛事更是寥寥无几。普通人对帆船知之甚少,如何破解“小众圈层”成了帆船中国化的最大难题。

在中国办体育赛事,移植国际品牌无疑是性价比高的选择,毕竟成熟的模式有章可循。但晓昱明白,复制欧美国家的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西方有几百年的航海历史,我们只有郑和一个孤独背影。”群众基础的鸿沟、航海文化的差异,注定中国杯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中国杯绝不只是一个赛事,而应该是‘帆船+文化’的载体,是真正的滨海生活方式。我们的目标,不在于获取商业利益,而在于办出百年赛事。”这个理念,深深扎根在中国杯的基因里。

“磁石效应”推动帆船圈良性循环

自力队船东庞辉,被业内称为“中国航海教父”,国内数得上名的船长、水手大多在这支船队学习训练过。2007年,庞辉首次率船队来到中国杯,结缘十三载,成为唯一从不曾缺席的船队。

在亲身见证赛事成长的庞辉看来,中国杯从创办之初就站在了高起点,专业化运营在接轨国际的同时,又兼具本土特色。组委会分两年购买了30条博纳多帆船,打造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统一设计组别赛,并和香港皇家游艇会建立合作。这一策略大获成功,为中国杯持续吸引国内外优秀船队、水手增添重要筹码。

中国杯叫响了“金字招牌”,影响力与日俱增。2019年第十三届比赛,参赛规模已拓展到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名船员,其中不乏参加过美洲杯、沃尔沃、克利伯等国际帆船赛的大牌水手。当越来越多顶尖高手主动加盟中国杯,交流技术、竞技互动,这个藏龙卧虎的平台也就在世界帆船圈占据一席之地。

参赛阵容星光熠熠,但中国杯的眼光不只是“向上”,中国选手的参与度被视为另一个重要指标。游牧虎·广州云帆队今年首次独立组队参加中国杯,一举夺得IRC-C组冠军,船上队员均是业余水手。像这样“全华班”的新鲜面孔在中国杯屡见不鲜。

“以前很多船东还有点玩票的心态,但玩着玩着变成真正热爱,投入很大精力和资金,换更专业的赛船,对帆船的参与深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晓昱以游艇会数量举例,中国杯创办时深圳只有一家游艇会,现在赛场周围就有4家,国内总共有150多家。

中国杯的“磁石效应”,推动着帆船生态圈的整体向好。更多企业、船东愿意邀请高水准国际选手参赛,赛队打出好成绩,给予中国船员培训和成长的机会,中国船队到国际赛事交流增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目前,中国杯的本土船员参赛比例达到一半以上,自带船只的船东数量已经翻倍。

与中国杯的成长同步,国内帆船赛事和民间帆船俱乐部的激增令人振奋。人们渐渐发现,玩船并没有高高在上的门槛,没有船也能参与,不在海里也能玩。2019年,国内大大小小的帆船赛达到七八十个,帆船俱乐部数百个。从滨海到内陆,从海洋到湖泊,勾勒出帆船运动遍地开花的场景。

“中国帆船运动起步晚,但帆已经升起,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表示,中国杯作为一个有品味、高端的国际体育赛事IP,如同一张动态名片,让世界见证中国力量,坚定了我们向帆船大国迈进的信心。

当“吃螃蟹的人”探索本土办赛模式

在中国帆船圈,中国杯扮演着领航者的角色。“单纯引进国际成熟赛事品牌,办完留不下长久的资产,我们以国字头命名帆船赛的初衷,就是想摸索出一条本土办赛模式。”晓昱说。

中国杯从创办伊始,就着手培养自己的赛事管理、执行团队,孵化了帆船培训、赛事直播、赛事组织、赛事媒体等多个专业公司。这些公司承接整个帆船产业链的项目,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并向外输出赛事管理经验。不为办赛而办赛,日常持续推广帆船运动,使得中国杯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经过13届赛事的磨砺,如今的中国杯已然形成一套中国人自己建立、得到世界帆联认可的国际化赛事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办赛模式、口岸通关、帆船登记、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这在国内体育赛事中是非常罕见的。

世界帆船联合会副主席温·斯科特·佩里,4年前和船队第一次参加中国杯,如今再次到来,切身感受到赛事服务、运营组织的全方位进步。更弥足珍贵的是,中国杯不只是赛时几天热闹,非赛期通过帆船旅游、企业帆船拓展训练等商业运作,潜移默化植入帆船文化,培育帆船氛围。

不断当“吃螃蟹的人”,赋予中国杯屹立潮头的地位。帆船观赛一直是个难题,中国杯的举办地远离市区,即便有穿梭巴士,受限于码头的承载量,一届比赛数以万计的现场观众已属不易。2015年中国杯率先实现全程直播,移动终端在线观看,彻底打破了时空界限。中国杯倡导“全家一起去航海”后,不少帆船赛事也追随步伐,“大手拉小手”概念在国内蔚然成风。

这类创新不胜枚举。中国杯某种意义上如同风向标,提出的创意、积攒的口碑,在帆船运动中国化的加速度中,激发着整个生态圈的活力。晓昱表示,中国杯并不惧怕其他赛事的崛起或竞争,更愿意做一个平台,联手帆船圈共同做大蛋糕。

与国内大多数自主品牌赛事一样,中国杯在媒体版权和门票方面收入受限,更多依托于品牌赞助体系。经过多年精耕细作,目前中国杯孵化的一些培训公司已经开始盈利。

在晓昱看来,帆船背后的产业链是最大的富矿,船艇制造维修、码头的建设维护、青少年帆船培训、高端体育旅游等一系列领域亟待开掘。百慕大举办美洲杯投入6410万美元,带来3亿多美元回报。英国小镇考斯平时旅游业收入只有150万英镑,但仅仅帆船周7天收入就达到310万英镑。以此对照,中国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令人期待。

“这十几年来,中国帆船运动发展神速,但因为起点低,与欧美国家依然差距巨大。这意味着追赶需要花很长时间,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晓昱说。

培育“帆二代”搭建人才金字塔

“帆船伴随我的成长,希望未来某一天,我可以躺在帆船上看到星辰与大海。”如此诗意的话语,出自一名8岁小水手之口。第十三届中国杯,在成年水手御风扬帆的同时,另一个赛场的124名少年水手也在劈波斩浪。

为了培养“帆二代”,中国杯2014年首创青少年公开赛。两年后,开始推广SEED公益计划、帆船进校园等活动。中国杯帆船赛青少年项目负责人伍波涛表示,这是为青少年从单人艇向大帆船运动员过渡搭建成长通道和晋升平台。“我们鼓励更多俱乐部、学校队伍参与中国杯,为中国帆船运动注入新鲜血液,浇灌萌芽,同时完善培训体系,搭建好整个人才金字塔。”

来自南京的采亦宸在本届中国杯青少年OP女子组比赛中“一骑绝尘”夺冠,5轮比赛4轮第一。而在她最初接触帆船时,几次被大风吓哭过,让教练拖上岸。这些困难并没有折损她对帆船的热爱,在南京玄武湖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她从柔弱小女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余运动员,真正领悟到坚持的意义。

在青少年中播撒帆船种子,是中国杯一以贯之的理念。一个孩子玩船,能带动一个家庭参与,不仅收获帆船技能,更延展“体育即教育”的理念。这些从小结缘帆船的孩子,长大不一定从事专业竞技,却可以养成帆船爱好,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的团队协作、勇于探索等品质,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如何让孩子们一年四季都能玩船,中国杯花了心思。走进校园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开发航海有声读物,编制帆船教材和课程,拍摄动画片,举办训练营……可以预见,这批“帆二代”将成为夯实中国帆船人口的中坚力量。

伍波涛介绍,中国杯与很多学校开展了多年合作,已经形成了学校建队、俱乐部辅助训练的模式,现在已经到了收获阶段。本届比赛,南京外国语学校队、广州贝赛思学校黑贝帆船队均战绩不俗,以学校为单位参与帆船运动未来有望成为主流。

“欧美有600多年的近代帆船史,这是无法逾越的时间成本。我们的追赶,首先要让更多孩子从小有机会接触帆船。”中国女子环球帆船第一人宋坤说,看着少年水手在一次次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穿越风浪、超越自我,中国帆船运动未来可期。

跳出“小众体育圈”输出人文价值观

“哈嘿呀,嘿呀哈!咋地啦,牙疼啦?换人嘛?上船呀!”码头上,“辽河口号”造船匠人李生基放开嗓子,用浓重的东北乡音唱响渔民歌谣。在他身后,停泊着8艘木材打造的中式传统实体帆船。而一年前,这些船还是一个个模型。

上一届中国杯成功举办了“寻梦中国帆”巡展,展出了21艘中式船模。而后,中国杯与中华传统舟船协会合作,花一年时间复原了其中8艘中式帆船。画图纸、选木材、做造型、制作零部件、上色……经由老匠师的巧手,这些古老木船仿佛穿越时空,在现代科技帆船的桅杆间,来一次古今文明的碰撞交汇。

“挖掘整理造船工艺,是想把中断几百年的中国舟船文化,通过中国杯的赛事平台接续起来。”中国杯帆船赛首席执行官钟勇表示,无论是中式实体船的巡航表演,还是造船匠人的故事分享,都在打开一扇窗,让世界重新领略中国航海的历史韵味。

航海文明的传承与航海精神的传播,一直被中国杯视为己任。“帆船是一种国际社交语言,通过帆船让人与自然共通,人与人共通、文明与文明共通。”晓昱认为,中国杯发展到现阶段,已不在意规模的扩张,而在于输出超越体育范畴的价值观和人文内涵。

13年来,从“追心中的海,逐世界的梦”到“全家一起来航海”,再到今年的主题“拥抱蓝水 零碳航行”,折射出中国杯赛事理念和重心的转变。2007年至2015年,国内帆船运动处于探索阶段,中国杯希望通过搭建平台,让帆船运动不再遥远;2016年至2018年,水上运动日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向海洋,中国杯的重心也转移到青少年。2019年,在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中国杯呼唤更多人加入环保公益行动,让城市与大海共生共荣。

走进本届中国杯赛事村,艺术家打造的可回收形象墙,科普小课堂和环保分享课堂,瞬间拉近了普通人与蓝色文明的距离。组委会联合海洋公益机构、环保机构,打造“零废弃“环保赛事。赛事期间回收的可再生资源,制作成”来自海洋的礼物“再生商品,全部利润捐赠给公益项目。

当“帆船”遇见“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中国杯每年一度的“海尚嘉年华”早已成为当地“爆款”。御风者遥控帆船馆、海洋图书馆、渔网再生互动……一系列好玩的活动如火如荼,从线上到线下,吸引了公众眼球。

中国杯孜孜以求的,正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让更多人践行亲海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过往中国杯多借助“蓝色盛典”颁奖精英阶层扩大影响力,而今这项赛事更看重与“普通人”的互动,与城市的关联。正如晓昱所言,让千千万万家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扎根“普通人”与城市发展彼此成就

我们与海的距离,将是我们与世界的距离。13年来,中国杯一直在思考,这项帆船赛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效应延伸能到达多远?在城市发展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杯诞生于深圳,与这座滨海城市的DNA天然契合。无论是气候、地理条件、海岸线资源,还是城市气质、市民爱好,帆船与深圳可谓“天作之合”。作为国际主流运动,帆船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断为深圳提升文化软实力注入活力。

随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新定位,“海洋”在深圳腾飞的蓝图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新的机遇推动着中国杯再度起航,推出澳门杯帆船赛、主办粤港澳青年帆船联赛……大湾区帆船界的民间自发频繁交流,正逐步成为推动海洋资源整合、航海文化共通、生活方式融合的新生力量。

在国外有种说法,一个地区的桅杆数量决定着经济发展指数。中国杯作为优质帆船赛事IP,早已跳出体育竞技的单一模式,延伸到一个集结文化、艺术、科技、经济于一体的多元化平台。“帆船可以+旅游、+文化、+地产,能带动消费、就业甚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的转型。推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是帆船与其他运动最大的区别。”晓昱透露,目前中国杯已明显带动深圳及周边的产业群发展。

在美国有1700多万条船艇,但在中国,帆船数量不足万条。如此巨大的差距,与中国的人口基数、高速发展的经济并不匹配。这其中,固然有公共码头稀缺、海洋文化薄弱等客观因素,但随着民众健康、环保意识的觉醒,滨海生活方式正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和认同。而这,也是中国杯持续发力之处。“在打造海洋名片的进程中,中国杯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让更多人心怀蓝色梦想,享受健康人生。”谈及未来,晓昱满怀信心。

13届比赛,弹指一挥间。因为帆船,我们在中国杯相遇,这面承载光荣和梦想的帆,已然迎来新的东风。

(责编:杨磊、张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