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或“内蒙”,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早两年多。因此,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统一区域自治的实现,结束了几百年来内蒙古地区被分割统治的局面,结束了这个地区长期以来民族纷争的历史。这是在全国、在内蒙古地区出现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所取得的辉煌胜利。
内蒙古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摇篮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据文献记载,古代曾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其中维系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蒙古民族的兴起,是在12世纪。蒙古贵族首领铁木真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建立了游牧贵族政权“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地区被分割为各游牧贵族的领地。元朝创设行省以后,内蒙古地区又分属中书省和几个行省管辖。15世纪下半叶,成吉思汗的后裔达延汗再度统一了大漠南北蒙古,分为6个万户,其中4个万户分布在内蒙古,后来达延汗的孙子、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俺答汗)强盛起来,一度控制了整个内蒙古西部,与明王朝建立了较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在土默川一带积极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还修建了草原“大板升”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市旧城)。清王朝统治时期,漠南蒙古分为6盟49个札萨克旗,由王公世袭统治。清政府严格限制盟旗之间自由迁徙交往,限制蒙古族与内地汉族之间的正常交往,但是由于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割据,蒙古地区又处于统一的中央王朝统治之下,内蒙古与内地之间,蒙古族与国内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还是日渐发展,日渐密切起来。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偏居中国北疆的内蒙古,也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重点地区。近100多年来,饱受帝国主义、封建贵族、官僚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的内蒙古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求得共同的翻身解放,曾联合起来进行了无数次的英勇反抗斗争。如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独贵龙”运动,东部地区的“勿博格得会”、白凌阿起义以及席卷整个内蒙古的“义和团”运动等。辛亥革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许多爱国进步青年,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腐败清王朝的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初露曙光,内蒙古地区的革命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内蒙古的各族人民在开发和建设这块富饶土地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结成了亲密情谊,为创造祖国的历史文化,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抵御外来侵略,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