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

世界杯變歐洲杯

張喆、白志標
2018年07月08日08:40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世界杯變歐洲杯

  隨著奪冠熱門巴西在喀山黯然出局,本屆世界杯的南美球隊全部出局,4強被歐洲球隊包攬。為何世界杯變成了“歐洲杯”?這已經成了全球媒體和球迷的共同疑問。客觀來看,這裡面既有偶然的因素,也存在必然的結果。

  外交論

  俄羅斯的“機遇妙局”

  在法國戰勝烏拉圭成為第一支闖進4強的球隊后,很快就從法國愛麗舍宮傳出官方消息,法國總理馬克龍將比原計劃提前到聖彼得堡,給法國的半決賽加油助威。盡管這個消息沒有被俄羅斯總統辦公室確認,但馬克龍的“急不可耐”,顯然讓一直主張抵制俄羅斯世界杯的英國方面有些尷尬了。

  本屆世界杯開始前,因為前俄羅斯特工斯克裡帕爾與侄女的中毒事件,英國在沒有任何証據的前提下認定是俄羅斯所為,並呼吁歐美“小伙伴”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和抵制世界杯。

  盡管在驅逐俄外交人員方面,北約同伴們都象征性地做了,但他們對抵制俄羅斯世界杯的呼吁卻不再響應。事實証明,歐美的元首不僅沒有跟隨英國抵制俄羅斯世界杯,反而頻頻拿世界杯“蹭熱點”。甚至,歐盟在世界杯期間作出的“繼續制裁俄羅斯”的決定,也被熱火朝天的世界杯沖擊得形同虛設。

  現在英格蘭已經殺入4強,甚至有可能挺進決賽,到底英國的政要還去不去俄羅斯支持“三獅軍團”呢?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和因凡蒂諾的國際足聯代表團會了面,因凡蒂諾對俄羅斯這次的組織工作十分贊賞。也許,國際足聯並不排除想為普京送上“好禮”,讓英法都打進4強,促成俄羅斯利用世界杯與英法重新修補關系。

  陰謀論

  VAR總體利於歐洲隊

  本次世界杯的裁判工作基本由“意大利幫”控制,國際足聯委派了裁判委員會主席科裡納、前意大利名哨羅塞蒂等人主抓裁判工作,包括由他們來選出裁判並進行分配。VAR助理裁判中也有3個是意大利人,他們在此次的裁判執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是將VAR引入世界杯的發起人,而之前歐足聯對大面積使用VAR持反對意見。所以,國際足聯希望能通過世界杯做示范,早日把VAR運用到全球更大范圍的比賽中,尤其希望歐足聯能打破成見。因此可以看到,本屆世界杯使用VAR的誤判率很低,總體來看對歐洲球隊有利,尤其是法國隊。

  VAR雖然准確度高,但真正的主導權還是在主裁判,他有權決定看不看VAR回放。對於巴西來說,在對比利時的下半場本有兩次機會可能獲得點球,但主裁判卻沒有使用VAR。

  這次世界杯的許多關鍵場次都沒有體現以往應由第三洲的裁判執法的原則,許多歐洲球隊對其他洲球隊的場次,依然由歐洲裁判執法。即使是指派第三洲裁判的場次,也有嚴重違背“必須無關系原則”的現象,像日本對比利時,竟然指派被日本淘汰的塞內加爾的裁判執法。

  這恐怕也是世界杯變成“歐洲杯”的重要原因。

  人才論

  南美“妖星”難以為繼

  巴西主帥蒂特賽前一天就公布了首發名單,這被很多媒體詬病為過於自信,令戰術意圖過早暴露。但事實上,這支巴西可用的變招就那麼多,在卡塞米羅缺席之后,蒂特沒有太多選擇余地。說到底,還是巴西的陣容不夠厚實,每個位置並不具備兩個以上頂尖選手的配備。

  其他南美球隊何嘗不是如此?梅西獨力難撐不用說了,哥倫比亞少了J羅、烏拉圭少了卡瓦尼,就都判若兩隊。

  事實上,在職業足球高度“歐洲化”之后,南美盛產“妖星”的土壤已經逐漸惡化。很多南美本土青訓打造出來的優秀“半成品”,在15歲之前就會被經紀人送去歐洲各級聯賽打磨,最終成為符合歐洲職業足球流水線的標配產品。在現在全球化、大數據的年代,南美“妖星”已經很少會被歐洲球探體系看漏眼。

  這屆南美球隊的主教練,無論是每場必換首發的桑保利還是年過古稀的烏拉圭教父塔瓦雷斯,執教思路和戰術制訂其實都相當“歐化”。在過於戰術化和整體化的要求之下,南美球隊固有的技術靈氣蕩然無存,當個別球星被盯死之后,南美球隊在歐洲球隊的身體優勢下就顯得十分彷徨。

  難怪俄羅斯媒體在巴西出局之后分析:看上去,巴西的個人技術和配合連日本都不如!

  戰術論

  英超全面主導世界杯

  隨著職業足球的全球化和商業化,世界最優秀的球員目前都集中到歐洲各大聯賽。當今足球的實際影響力其實高度濃縮於歐洲聯賽,甚至就在英超和西甲。

  英超和西甲誰是當今世界第一聯賽?這個話題爭論已久。上賽季英超5隊進入歐冠,最終利物浦殺入決賽,但遺憾輸給了皇馬。歐聯賽場,也是馬競拿下冠軍。從成績上看,西甲似乎坐穩了第一,但從優秀球員的產出量和覆蓋面來衡量,英超依然勝於西甲。這就好比,恆大雖然兩奪亞冠冠軍,但中超的頂級球員產出率卻不及日本和韓國的聯賽。

  就8強來看,共有47名英超球員,其中英超6大豪門佔了41人。西甲隻有24名球員,3大豪門隻剩下19人。可見,英超頂級球員的數量和覆蓋面是強於西甲的。

  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哥倫比亞這4支南美傳統強隊,都有超過八成的球員效力歐洲聯賽。由於受到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南美球員效力英超的人數明顯少於西甲、法甲、意甲。從這個角度分析,由英超主導的這屆世界杯,南美球隊集體成績不佳也非偶然。

  毫無疑問,如今世界足球最先進的戰術潮流就在英超。快速簡練、向前意識強、攻守轉換快、身體強壯、高位逼搶、跑動積極——這些當前英超的精髓,正是本屆世界杯4強球隊的共性。

  宿命論

  南美60年難“破”歐洲

  曾經的世界杯賽場,歐美碰撞是一大看點。時至今日,歐美對話卻徹底失衡。盡管巴西依然是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但南美球隊的劣勢在本世紀的幾屆世界杯上已畢露無遺。

  2002年,巴西在韓日世界杯上登頂。之后的3屆世界杯,2006年意大利捧杯、2010年西班牙奪冠、2014年德國問鼎。至於本屆,歐洲球隊再次提前鎖定冠軍,實現了世界杯的“4連冠”。在奪冠總次數上,歐洲以12比9凌駕於南美之上!

  這屆世界杯,德國、阿根廷和巴西3大勁旅同時缺席4強,被戲稱為“阿德巴約”。這也是自1930年首屆世界杯以來,德國、巴西兩大豪門首次同時缺席半決賽。

  歐洲球隊包攬4強,是世界杯88年歷史上的第5次。此前4次分別是1934年、1966年、1982年和2006年,這4屆世界杯全是在歐洲國家舉行。

  事實上,隻有1958年的巴西在瑞典奪冠,實現了南美球隊在歐洲奪冠。此后,“南美球隊無法在歐洲奪冠”的魔咒,已經持續了足足一個甲子!

  更有趣的是,此前4次歐洲球隊包攬4強,其中3次都是意大利奪冠,1次由英格蘭奪冠。有英國媒體以此推斷:意大利無緣本屆世界杯,是否該輪到英格蘭嘗嘗大力神杯的滋味了?

(責編:郝帥、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