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選手呂斌在比賽失利后親吻拳台 |
這個周末,大家談論最多的,應該是自行車賽場上最吸睛的一對花旦:頭戴花木蘭京劇臉譜頭盔的鐘天使、頭戴穆桂英京劇臉譜頭盔的宮金杰。她們打破了“一個自行車王國竟無法拿一塊金牌”的怪圈,更粉碎了歐洲人的百年壟斷。
從1939年首次組隊參加奧運會自行車項目,到2000年悉尼中國名將姜翠華摘銅,再到如今以絕對優勢奪冠——這一路,中國選手走得並不平坦。
我們忘不了,上屆倫敦奧運會,宮金杰和郭爽因為一個莫須有的判罰,失掉了金牌。4年后,中國人再次出現在決賽賽場,用更強大的實力,讓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心服口服。
我們也忘不了,前些天,拳擊選手呂斌因為裁判有失公正的判罰,含淚吻別拳台﹔體操選手商春鬆、范憶琳,被外國裁判區別對待……
“那些沒有徹底擊倒你的東西,隻會讓你更加強大。”隻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是對不公正的最好回擊。
已經收兵的游泳大項同樣証明了這一點。我們或許會說,汪順、徐嘉余、傅園慧、史婧琳等運動員的突破讓人驚喜﹔寧澤濤、葉詩文的表現讓人惋惜﹔霍頓等人的嘲諷讓人憤怒。
隻有在“台下”練就“十年功”,才有“台上一分鐘”的驚喜,“爆冷”和“嘲諷”才會沒有立足之地。我們應該自問,在向裁判討要說法的時候,在“台下”是否練就了足夠的本領?例如,我們寄予厚望的三大球,為何如今面臨提前回家的命運?
隻有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才能從激烈的競技場上奪得獎牌,這是現實。體育競技如此,中國的發展歷程更印証了這一點。
當然,如果運動員已經盡其所能,失利的“鍋”就不該由他們來背。比如,女足主教練布魯諾屢次提到“青訓”“場地”“人員”。隻有我們平時在培養后備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運動可持續發展上下了真功夫,才能在賽場上高人一籌。再比如,寧澤濤訓練不到位,除了運動員本身的問題,游泳管理部門是不是也該總結、反思管理上的問題?
裁判事件也提醒我們,“朝中有人”很重要,這同樣是體育實力的一部分。中國為何在各大單項體育組織中罕有負責人?除了能力之外,更大的問題是,體育界裡的一些體制機制阻礙了中國體育人走向世界的步伐。
面對困難,中國人有足夠的智慧。我們常講“內聖外王”,凡事多向內看,自己如果足夠強大了,誰又能偷走你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