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撐杆跳賽場上隻剩下東道主選手蒂亞戈·達席爾瓦和曾創造世界紀錄的拉維涅,而后者此時的成績已遠超達席爾瓦的最高水平時,滿場觀眾都在關注著他接下來的表現。如果象征性地嘗試后放棄,他大概也可以獲得歡呼、掌聲與銀牌,畢竟已創造了歷史。
但這並不是達席爾瓦的答案。在家鄉父老的助威聲中,他沖向了6米03這個此前從未越過的高度,他成功了!這個夜晚,達席爾瓦收獲的不僅是奧運金牌、奧運會紀錄和提高了足足10厘米的個人最好成績,更展示了挑戰不可能的體育精神,令人蕩氣回腸。
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在裡約奧運會的田徑場上並不鮮見。開賽第一天,埃塞俄比亞的阿雅娜便將王軍霞保持了23年的女子萬米世界紀錄提高了14秒之多﹔當地時間14日,南非選手范尼凱克更是將名將邁克爾·約翰遜塵封17年的男子400米世界紀錄打破﹔僅僅1天之后,波蘭猛將烏洛達茲克又把自己保持的女子鏈球世界紀錄提高了1米多。美國選手亨德森、米切爾和德國選手哈丁的表現雖沒有打破世界紀錄一般搶眼,但他們在男子跳遠、女子鉛球和男子鐵餅項目中分別憑借最后一跳和最后一投逆轉奪金,同樣為奧運賽場帶來了讓人熱血沸騰的情節。
如何在奧運會這一世界頂級的較量中百分之一百甚至超水平地發揮能力,是來到這裡的運動員都想破解的謎題。在這些“實現不可能”的運動員中,實際上不難找到一些“標准答案”。烏洛達茲克說,我還能讓世界紀錄在我手中保持至少20年。范尼凱克說,天空才是自己的極限。歷史上首位奧運會男子百米三連冠博爾特更表示,早就說了自己能夠拿到金牌。這些豪言壯語的背后,是世界冠軍對於自身實力的強大自信和面對挑戰,卓越的自我調動能力。
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在本屆奧運會前坦言,相較於取得多少枚獎牌,選手們突破自己,創造更多的PB(個人最佳)和SB(個人賽季最佳)更是中國選手們的目標。實現個人突破,同樣是“創造不可能”的一種形式。大多秉承著內斂、謙遜傳統品格的中國選手們,不妨給自己以更多“突破不可能”的激勵,喚醒體內更多的“洪荒之力”。四年一個輪回,多少平日的汗水付出都期待在這一刻爆發。而裡約的田徑賽場上,已經見証了太多奇跡。一部奧運史,就是一次次突破“不可能”的天花板,演繹“更快、更高、更強”的歷史。突破自我就是突破極限,創造紀錄就是創造未來。這正是對奧林匹克最好的實踐和人們共同的期待。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17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