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奧運會的變化(五環漫筆)

彭訓文

2016年08月17日05: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觀眾為奧林匹克獨立運動員射擊選手拉希迪喝彩

  幾天前,裡約奧運會射擊比賽全部結束,中國射擊隊以1枚金牌、2枚銀牌、4枚銅牌的成績結束了本屆奧運之旅。除了獎牌的變化,杜麗、易思玲、龐偉、郭文珺等名將紛紛“敗走”喧囂的決賽賽場,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排球賽場上,本屆奧運會除了引入鷹眼技術外,還取消了技術暫停等一系列影響比賽連貫性的規則。拳擊比賽,則是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首次讓男選手摘掉了頭盔,選手之間打得鼻青臉腫。

  奧運會正在發生變化,這是有目共睹的。但奧運會究竟將走向何方?中國體育能否及時跟上奧運會改革的腳步?這恐怕還要打個問號。

  在射擊賽場,現場觀眾無疑是幸福的,他們終於可以肆無忌憚地歡呼,甚至可以吹口哨,現場還能放音樂。而預賽成績不帶入決賽、決賽實行淘汰制,更是讓觀眾始終處於神經的高度亢奮中,電視收視率也大幅上漲。對於國際射聯來說,改革的效果已經顯現。遺憾的是,對不少習慣於以穩定取勝的中國射手來說,無論是心態還是節奏上,對這樣的變化還有些不適應。

  為什麼射擊、拳擊、排球等項目的規則都在進行大規模改革?這其實和國際奧委會所主張的吸引更多人群的關注有關。

  新世紀以來,北京和倫敦兩屆奧運會都開得很成功,但是奧運會也面臨日益昂貴的辦賽成本和逐漸消失的觀賽人群的挑戰。曾經的擊劍運動員巴赫就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后,不能容忍這樣的危機。2014年,上任不久的他就提出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40條具體措施和改革綱領性文件《奧林匹克2020議程》,在改革上展現出很強的針對性。

  其中,被強調最多的是增強奧運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意味著奧運會將從以往看重經濟效益,轉向兼顧社會效益。贏得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心,無疑是實現奧運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因此,裡約奧運會多個項目改革賽制,2020年東京奧運會增加攀岩、滑板等炫酷的項目,都在情理之中。

  可以預料的是,國際奧委會以及各單項體育聯合會將會順應這種思路,繼續深入改革。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如果說兩年前,很多中國體育人還未讀懂這種改革趨勢的話,那麼,如今的深刻教訓應該讓我們警醒了。

  當大膽嘗試成為一種被鼓勵的行為,那麼,以前我們所擅長的穩扎穩打的節奏該如何改變?當比賽的觀賞性和偶然性大幅增加,選手的心理素質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著眼未來,這需要更多的中國體育人深思。

  

(責編:胡雪蓉、楊磊)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