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喚醒一代人到激勵一代人,女排曾被視為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裡約奧運的精彩“逆襲”,再次向世界生動詮釋了女排精神的時代風採。無論輸贏,女排精神一直都在,這不僅體現為頑強拼搏、不懼艱險的意志、品質,也浸潤於互相信任、精誠合作、思想開放、敢於創新等比賽、訓練細節中。本期“大家談”,我們摘編了3位讀者來稿,與大家共同探討女排精神的時代內涵。歡迎繼續來論,暢談對女排精神的理解。
來稿請寄:rmrbpl@163.com,或傳真至(010)65368684,請注明“大家談投稿”。
——編 者
創新讓體育更精彩
北京海澱 馬永征
從小組賽到決賽,本屆奧運會中國女排的比賽過程,可謂驚心動魄、蕩氣回腸。賽場上雙方你來我往的交鋒當然精彩,但那些常人不太注意的日常管理、訓練與備戰創新,其實也非常值得關注。
比如管理模式的創新。近年來,女排主管部門將大量管理權交給主教練,由主教練自行決定隊員的選拔、使用,並對隊伍的成績負責。這種方式直接催生了職業化的管理團隊。比如“大國家隊”的新理念。郎平擔任主教練后,每年集訓都會把各個位置優秀的國內隊員選進國家隊,每個位置有4、5個人在競爭。不僅給更多的球員提供了學習、提高的機會,也能保証留下來參加大賽的隊員是比賽最需要的,或者狀態最好的。再比如對先進技術的運用。女排的管理團隊中,有人專門負責排球數據分析軟件應用,通過對各個對手比賽數據的提取、分析與歸納,有效增強了技戰術布置的針對性和准確性,使得現場指揮更有的放矢。
創新,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鮮明特征。完善管理方式,豐富科學訓練手段,讓體育回歸體育,相信年輕的中國女排定能取得新的輝煌。
用信任畫好“同心圓”
重慶沙坪壩 班志斌
本屆奧運女排決賽,惠若琪是中國隊取勝的重要功臣。但在小組賽中,她的狀態並不好,總共隻得到12分,失誤11次,進攻效率很低。除了她以外,“三朝元老”魏秋月、年僅19歲的龔翔宇都曾遭受質疑。出乎意料的是,進入淘汰賽階段,她們紛紛“爆發”。
狀態不穩定的隊員成為“奇兵”,絕不是偶然,很大程度上源於團隊成員間的信任。團隊合作中,任何人的狀態都可能有起伏。遇到起伏怎麼辦?中國女排用行動給了我們答案。主教練堅持不壓縮出場機會,其他隊友也敢於傳球,最終幫她們找回了比賽的感覺。團隊力量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相互信任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團隊協作,是女排制勝的一個關鍵因素。
信任可以讓一個團隊產生“化學反應”,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無論是體育比賽,還是產品生產、科研創新,都離不開團隊的力量。每一個合作團隊都要學習女排精神,用信任凝聚人心,為工作、事業畫好“同心圓”。
前行要敢於擁抱困難
山東棗庄 劉兆軍
“我很為姑娘們驕傲,其實所有的困難都是比賽的一個部分,都是對我們的考驗”。面對記者採訪,主教練郎平的回答,無意間透露了這支女排隊伍走向勝利的“成功之道”。
困難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這句話放在體育比賽中再合適不過。尤其是世界性的競技體育項目,遇到高水平對手更是家常便飯。如果沒有做好應對困難的准備,即便體能訓練再充分,戰術演練再完備,關鍵時刻也有可能“掉鏈子”。女排隊員龔翔宇說:“遇到困難,頂著頭我也得上,我覺得就是要有那種不服輸的勁,不管怎麼樣我也得頂住,如果不行的話我們是一個集體,后面還有別人能頂替我。”當一支隊伍能夠擁抱困難,很難想象還有什麼能夠阻礙他們前行。
世界上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每一條成功的道路上都布滿了荊棘坎坷。像女排那樣,心中既裝有對勝利的無限渴望,又保持對困難的理性正視,遇到失敗不氣餒,得到勝績更沉著,“一分一分咬牙頂”、一步一步向前走,才有可能不斷戰勝對手,超越自己。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