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中感受真实巴西(五环漫笔)

张保淑

2016年08月05日07: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就是在这个山脚下长大的,这是里约最美的地方之一。你看,那边雾锁山头,多美呀!一会儿下雨更凉爽。”眼前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笑着对我说。

  他叫凯文,我抵达媒体村后认识的第一位工作人员。下车时,他推着运送行李的小推车,面带笑容:“里约欢迎你。”然后把我的箱子轻轻平放在行李车上。

  在一幢白色小楼前,他停下来与一位工作人员交流了一会儿,面露愧色地对我说,他弄错了程序,应先带我去注册中心办手续。“我今天刚上岗,业务还不太熟,希望你能原谅。”注册完成后,凯文帮我把行李放到房间,临走时留下他的手机号,说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找他。

  在媒体村安顿好以后,我就去了主新闻中心,却与很多记者一样碰到了不能上网的难题。于是,我便回到媒体村的房间,可电脑没敲几行字,房间的网络也出了问题。这时,我想起了凯文,于是便打电话给他。他非常热情地告诉我,立即联系工作人员过来修理。果然,过了大概10分钟,就有工作人员前来解决了问题。凯文说,他和奥组委应该向网络受影响的记者道歉,大家应相互理解支持。

  与愤怒和指责相比,我们更需要相互理解与支持。对成千上万云集于此的各国记者来说,指责筹备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总是很容易的。但是也应看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巴西有做好奥运东道主的真诚愿望,并为此付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机场和街头武装巡逻的军警、媒体村内怡人的风景,就是最好的诠释。虽然来里约的时间不长,但我所看到的巴西并不是媒体上所渲染的经济濒临崩溃、抢劫横行、外国人如待宰羔羊的水深火热的巴西。

  走上阳台,手扶栏杆,仰望满目葱翠的绿树和山头萦绕的云雾,迎着拂面而来轻柔的海风,我居然忘却了30多个小时、飞行近2万公里的困倦。

(责编:胡雪蓉、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