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冲向“不可能”(快评席)

艾  庄

2016年08月17日03: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撑杆跳赛场上只剩下东道主选手蒂亚戈·达席尔瓦和曾创造世界纪录的拉维涅,而后者此时的成绩已远超达席尔瓦的最高水平时,满场观众都在关注着他接下来的表现。如果象征性地尝试后放弃,他大概也可以获得欢呼、掌声与银牌,毕竟已创造了历史。

  但这并不是达席尔瓦的答案。在家乡父老的助威声中,他冲向了6米03这个此前从未越过的高度,他成功了!这个夜晚,达席尔瓦收获的不仅是奥运金牌、奥运会纪录和提高了足足10厘米的个人最好成绩,更展示了挑战不可能的体育精神,令人荡气回肠。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在里约奥运会的田径场上并不鲜见。开赛第一天,埃塞俄比亚的阿雅娜便将王军霞保持了23年的女子万米世界纪录提高了14秒之多;当地时间14日,南非选手范尼凯克更是将名将迈克尔·约翰逊尘封17年的男子400米世界纪录打破;仅仅1天之后,波兰猛将乌洛达兹克又把自己保持的女子链球世界纪录提高了1米多。美国选手亨德森、米切尔和德国选手哈丁的表现虽没有打破世界纪录一般抢眼,但他们在男子跳远、女子铅球和男子铁饼项目中分别凭借最后一跳和最后一投逆转夺金,同样为奥运赛场带来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情节。

  如何在奥运会这一世界顶级的较量中百分之一百甚至超水平地发挥能力,是来到这里的运动员都想破解的谜题。在这些“实现不可能”的运动员中,实际上不难找到一些“标准答案”。乌洛达兹克说,我还能让世界纪录在我手中保持至少20年。范尼凯克说,天空才是自己的极限。历史上首位奥运会男子百米三连冠博尔特更表示,早就说了自己能够拿到金牌。这些豪言壮语的背后,是世界冠军对于自身实力的强大自信和面对挑战,卓越的自我调动能力。

  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在本届奥运会前坦言,相较于取得多少枚奖牌,选手们突破自己,创造更多的PB(个人最佳)和SB(个人赛季最佳)更是中国选手们的目标。实现个人突破,同样是“创造不可能”的一种形式。大多秉承着内敛、谦逊传统品格的中国选手们,不妨给自己以更多“突破不可能”的激励,唤醒体内更多的“洪荒之力”。四年一个轮回,多少平日的汗水付出都期待在这一刻爆发。而里约的田径赛场上,已经见证了太多奇迹。一部奥运史,就是一次次突破“不可能”的天花板,演绎“更快、更高、更强”的历史。突破自我就是突破极限,创造纪录就是创造未来。这正是对奥林匹克最好的实践和人们共同的期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7日 15 版)

(责编:胡雪蓉、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